第237章 出发远门(1 / 2)

陆卫民计划在村里建一个孵化基地,这本是一件能带动村里的经济发展、为村民创造就业机会的大好事。

然而,最后的结果是陆卫民把孵化基地选址放在了二塘村。

这让大队里掀起了一场不小的风波。

大队的有些干部们原本满心欢喜,以为在这件事上能捞到不少好处的。

其实陆卫民想要建孵化基地,他本可以完全凭借自己的资金和能力自己建起来的,根本不需要让利给大队。

但出于对大队的支持和合作意愿,他主动提出让大队以土地作为入伙条件,占据二成的股份。

这对大队来说,无疑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是占了陆卫民的大便宜,应该心里暗自得意才是。

结果大队的某些干部万万没想到,事情的发展完全超出了他们的掌控。

最终,陆卫民决定了将孵化基地放在二塘村了。

陆卫民的这个决定让大队干部们如遭雷击,而老支书得知此事后,更是气得火冒三丈。

他怒气冲冲地把大队干部们召集到一起,劈头盖脸地骂了一顿。老支书痛心疾首地说他们是被利益冲昏了头脑!这么好的机会摆在眼前,却拱手让给了别的村子。

老支书深知孵化基地对村子发展的重要性,为了挽回局面,他决定亲自上门劝说陆卫民。

老支书来到家里,言辞恳切地表达了大队的诚意和期望,希望能让孵化基地落户大队。

然而,此时的陆卫民已经和二塘村谈好了合作,一切已成定局,即便是老支书上门也没有办法改变了。

要知道二塘村为了争取到这个孵化基地,拿出了十足的诚意。

他们给孵化基地划定的土地是村里最好的地块,不仅靠近国道,交通便利,而且面积宽敞,完全能满足孵化基地的建设需求。

除此之外,二塘村还和陆卫民签订了详细的协议,明确保证孵化基地今后由陆卫民全权负责,二塘村只参与分红,绝不插手基地的具体事务。

这样的合作条件,让陆卫民感受到了二塘村的诚意和信任,也让他更加坚定了把孵化基地放在二塘村的决心。

大队干部们看着煮熟的鸭子飞了,心中满是懊悔。

他们这才明白,在面对利益时,不能只看重眼前的得失,更要从长远的角度考虑问题,要有大局观和合作精神。

而这场风波,其实也给整个大队干部们敲响了警钟,让大家在未来的发展中更加谨慎和明智。

与二塘村的合作初步谈定后,陆卫民心里的一块大石头总算落了地。

…………

在过年期间,村里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氛围,鞭炮声此起彼伏,家家户户张灯结彩。

而陆卫民却顾不上享受这热闹的年味,趁着过年有点空闲时间,一头扎进了孵化基地规划图的绘制工作中。

二塘村给出的土地面积比原先在本村预想的要大不少,这就意味着他之前的设计规划全都要推倒重来。

他坐在桌前,面前摊开一张张白纸,手中的铅笔在纸上沙沙作响,时而皱眉思考,时而奋笔疾书。

同时他还仔细考量着每一寸土地的利用,从孵化基地的布局到各个功能区的划分,都力求做到尽善尽美。

经过几天几夜的努力,一份全新的孵化基地规划图终于诞生了。

规划图搞定后,陆卫民又马不停蹄地开始找会建房子的师傅。

他知道孵化基地的建设可不是小事,必须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他之前和阿泽阿崴他们组成的草台班子,建个塑料大棚或许还能应付,但要是建砖瓦房子,那可就力不从心了。

他四处打听,跑遍了周边的村镇,终于找到了几位经验丰富、手艺精湛的建房师傅。

建房师傅找好了,接下来就是建筑材料的问题。

于是陆卫民又跑县城,联系了县城的沙场和砖瓦厂,经过一番艰苦的谈判和奔波,也是解决了建筑材料的事。

在孵化基地的准备工作完成,过完年就开工的时候,陆卫民就开始收拾好行囊,准备年后就踏上了前往北方的路途。

过年前,陆卫民怀着满心的期待,将一封饱含诚意与询问的信件寄往了北方那家生产孵化设备的工厂。

终于,在过年前这一封回信送到了他的手中。

拿到信后,陆卫民迫不及待地拆开信封,仔细阅读起来。

信中,那家工厂介绍了他们的各类产品,详细地阐述了每款设备的特点和优势。

在众多产品介绍中,有一款孵化箱引起了陆卫民的极大兴趣。

这款孵化箱采用了先进的技术,温度和湿度控制精准,操作简便,而且能耗较低,正好适合他正在筹备的孵化基地。

不过,想要购买孵化箱,还是得陆卫民亲自到厂里走访检查才行。

于是,他决定了这次的远行。

为了这次出行,陆卫民可谓是做足了准备。

他心里清楚,这一趟他不仅仅是去考察设备,更希望是能达成合作,然后跟着设备一起回来。

他预估,如果一切顺利,至少需要十天才能回来。

毕竟在此刻这个交通不便的年代,出远门就像是一场艰难的冒险。不仅是路途遥远,而且路上花费的时间极长,光从武山县到省城都需要四五个小时了,那从南方到北方所需要的时间就更多了。

不仅如此,车票也成了他面临的一大难题。

这火车票一票难求,陆卫民最后还是通过初中一位有门路的同学,费了好大的劲才买到一张火车票。

这是陆卫民这一世第一次出远门,他知道这路上会有些辛苦,而为了能解决吃饭问题,他找票贩子换了不少全国粮票。

然后他小心翼翼地把粮票装在贴身的口袋里,免得路上被小偷摸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