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屈婆饮子(2 / 2)

许祖旺终于逮到机会,一脸哀怨:“不收!只收银!但俺每天挣的都是铜板,上个月三千个铜板换一两银,这个月就涨成三千五换一两,白干十天!”

此时西班牙菲律宾殖民地杀害华人,贸易断绝,欧洲也正三十年战争,白银输入中国大幅度下降。

此时铜钱私铸泛滥,铜银比从万历年的1000比1,已涨到3500比1。

大明现在通货紧缩,货币经济全面崩溃。

周怀民沉吟道:“大院有个桌子,用不上了,你这会拉走,你说的这个事我仔细想想。”

许祖旺一路带风,夏风吹的短衫猎猎作响。

大路上来往拉麦的村民,熙熙攘攘。

两旁的麦田中,村民星星点点。

全民抢收,保粮保产。

“秀莉妹子!家收完了吗?打了多少?”

自从上次问了布匹尺寸,路上经常见到,许祖旺已经和丁香集的豆腐小贩杨秀莉很熟了。

“没呢,俺爹胳膊不方便,俺家收的慢,不过收成不错,一亩地合一石出头。”

杨秀莉单眼皮,瘦长脸,脸色白净,左脸颊有几个黑痣。

她戴着草帽,浑身沾满麦秸,奋力拉着满载的板车,爹在后面推着。

秀莉爹叹道:“收成好了,摊派徭役也没了,咱们这一季,能吃个饱饭,就是每天三更起来做豆腐挣的铜钱,还没有银子涨的快。”

许祖旺听了驻足:“老黑叔,我和周会长说过了,咱们小摊贩又不做大买卖,挣的都是几文钱的辛苦钱。”

秀莉爹摇了摇头:“后生,你不懂,周会长是本事大,可这铜银的事,他管不了的。”

许祖旺一路过了登封,进入密县,下了大路,进了二郎庙村,飞奔到家。

“秀芝!”他见还没回来,卸了桌子,拉着板车去地帮忙。

却远远见婆娘歪倒在麦田里,怀里捆死的毛孩在挣扎。

他大惊失色,双手发颤,急步上前抱起摇晃,见她蹙眉喃喃细语,赶忙抱上板车,急跑到县城。

“这是中暑了。”

密县卫生堂知事兼保安堂大夫贺连翘,翻了翻她的眼皮,让她平躺,灌了一些糖水。

缓了一会,范秀芝醒了过来,晕晕乎乎问这是哪。

“多谢大夫!”

许祖旺跪下直叩头。

“下地干活带着水壶,不吃饭不喝水怎么行?”贺连翘叮嘱道。

许祖旺内疚至极,慌道:“俺家能卖的……”

“大夫,是我想着没事,平时也没事的。”他被范秀芝打断。

回家路上。

许祖旺拉着板车,范秀芝抱着儿子,坐在车上,左右摇晃。

“秀芝,咱这会就去买保民水壶,你和儿子以后出去,都要带着水壶!”

“旺哥,咱不是要攒钱买桌椅么,我出家门前喝饱就行。”夏风撩动着她的乱发。

“铜钱一直涨,咱要攒到啥时候,现在不用买桌子了,咱去买水壶!”

范秀芝听他讲了周会长送桌的来龙去脉,望着大路两旁村民抢收的麦田,默默不语。

“旺哥,咱们应该去拜谢一下周会长和夫人。”

“嗯,去!”

路边站着一辆马车,有一个先生打扮的读书人,站在柳荫下驻足四望。

看着这对农家夫妇拉车从身边而过,赞叹道:“百姓富足,麦田丰产,村民干的热情高涨,欣欣然生机勃发。”

车夫笑道:“耿老先生,咱们到襄城县还早着呢,赶紧走吧。”

登封大儒耿介上了马车,一路东去,至龙湖镇南下,顺官道至新郑县。

他一路掀开布帘张望,摇了摇头:“出了密县,看这新郑县的麦穗就不饱。”

车夫道:“咱们几县都是水浇地,新郑刚入农会,也只能等下一季了。”

“天快黑了,咱们到新郑县住一晚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