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红贝雷(1 / 2)

第二天凌晨五点半,嘹亮的军号刺破营地的寂静。

易扬已经穿戴整齐,作战靴踩在水泥地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推开房门,正撞见通信员李洋抱着电台跑过,见了他立刻立正:“营长,卫星信号稳定,可以随时呼叫国内。”

“等会儿把昨天的态势报告发回去。”易扬拍了拍他肩上的电台,“告诉集团军,我们已经完成交接。”

他来到办公室,办公室内,副营长崔浩和指导员刘小光都到了,正在喝着咖啡。

“起的还挺早啊!”崔浩笑着把煮好的咖啡递到了易扬的手中。

“责任重大,愁的睡不着觉。”易扬叹了一口气。

“我们都辅助你呢,别有太大压力。”刘小光拍了拍易扬的肩膀。

“多谢你们了。”易扬把帽子扣在桌子上,喝着手中的热咖啡。

操场上,各连正在组织出操。

七百名官兵列成整齐的方阵,跑步声震得地面微微发颤。

易扬站在跑道边,看着队伍从面前经过,每个人的步伐都透着股子较劲的狠劲。

这是81集团军的传统,不管到了哪儿,作风不能散。

“营长!”二连连长张海波气喘吁吁地跑过来,作训服后背已经湿透,“炊事班说井水有点浑浊,要不要启用备用净化设备?”

易扬皱眉:“让卫生员去检测水质,半小时内给我结果。”

“这里的水源安全是大事,不能马虎。”

六点半,出操结束的哨声刚落,王磊就抱着个铁皮盒跑过来。

“营长,指导员,这是老营留下的驱虫药,周营长说每天吃一片能防疟疾。”

他掀开盒盖,里面整齐码着绿色药片。

“通知各连,早餐后统一发放。”

易扬接过药片看了看包装,生产日期是三个月前,“让卫生队再核对下服用剂量,别出岔子。”

早餐是馒头配咸菜,外加一锅稠得能插住筷子的玉米糊。

易扬端着搪瓷碗坐在士兵中间,刚咬了口馒头,就见侦察排长刘锐端着碗凑过来。

“营长,12号难民营的路线查好了,沿途有三个武装检查站,需要提前报备联合国特派团。”

“报备流程走完了?”

“昨晚就跟联南苏团联络好了,他们会派观察员陪同。”

刘锐往嘴里扒着玉米糊,“不过有个情况,难民营东门昨天新增了一道铁丝网,据说是当地武装设的。”

易扬放下碗:“吃完饭带一个班跟我去,让工兵带上破拆工具。”

他刚来到这里,有的事情是需要亲力亲为的。

让别人去,他不放心。

没事还好,要是出了事,这该怎么办?

八点整,三辆防雷车驶出营区。

车窗外,黄土路上满是深浅不一的车辙,偶尔能看见穿拖鞋的孩子追着车跑,手里举着空矿泉水瓶。

刘锐指着远处的茅草棚:“那片就是12号难民营,住着差不多八千难民。”

防雷车在铁丝网前停下。

两名穿迷彩服的武装人员端着AK-47站在路障边,脸上画着红白相间的油彩。

又或许是这些土着特有的部落符号。

刘锐掏出联合国通行证递过去,对方看了半天,又用当地语言叽里呱啦说了几句。

“他说要检查车辆。”陪同的联合国观察员是个加纳人,名叫阿库,他翻译道,“他们担心有武器运进去。”

易扬点头:“让他们检查,但不能碰我们的装备。”

武装人员绕着防雷车转了一圈,敲了敲车门,又扒着车窗往里看。

当看到驾驶座旁的步枪时,其中一个瘦高个突然伸手去抓。

“别动!”驾驶员猛地按住枪托,眼神一厉。

瘦高个吓了一跳,后退半步,嘴里叨叨了半天。

“他没偷偷骂我两句吧!”驾驶员小刘转头看向易扬。

易扬心虚的摸了摸鼻子“谁知道呢…”

阿库赶紧上去交涉,连说带比划了五分钟,对方才不情愿地挪开路障。

“这些是‘红贝雷’的人,”阿库擦着汗解释,“上个月刚跟政府军打完,对维和部队很警惕。”

易扬没说话,只是让刘锐把这段路标记在地图上。

难民营里比想象中更拥挤。

密密麻麻的茅草棚挤在一起,中间只留出仅供一人通行的小道。

孩子们赤着脚在泥水里跑,身上裹着脏兮兮的破布。

几个妇女坐在棚子门口,见防雷车开过来,都怯生生地往后缩。

“停在这里吧。”易扬让车在一片空地上停下,刚下车就被一群孩子围住。

他们仰着黑瘦的小脸,伸着手喊着“Hua.Guo”“Food”。

“把随车带的压缩饼干分了。”易扬对身后的士兵说,“注意别让孩子抢起来。”

饼干袋撕开的声音引来了更多人。

一个抱着孩子的女人挤到易扬面前,用生硬的英语说:“先生,我儿子发烧三天了,能给点药吗?”

易扬看向卫生员。

卫生员立刻从药箱里拿出退烧药,又比划着告诉女人用法。

女人接过药,突然跪下来要磕头,被易扬一把扶住。

“让卫生队定期来巡诊吧。”他对刘锐说,“跟联南苏团申请下,在难民营里设个临时医疗点。”

往前走了没几步,突然听见争吵声。

三个男人正围着一个瘦老头推搡,老头怀里紧紧抱着个布袋,里面露出半袋玉米面。

“怎么回事?”易扬让阿库去问问。

阿库回来后脸色凝重:“他们说老头偷了部落的粮食,要把他交给武装队处置。”

“拦住他们。”易扬沉声道,“我们去了解情况。”

士兵上前分开人群时,其中一个络腮胡突然掏出把刀,朝着老头刺去。

说时迟那时快,刘锐一个箭步冲上去,攥住对方的手腕反拧,刀“当啷”一声掉在地上。

络腮胡疼得嗷嗷叫,另外两人见状也想上来帮忙,被士兵们用枪指着,不敢再动。

“把刀收起来。”易扬捡起地上的刀,是把锈迹斑斑的砍刀。

简直就是破伤风之刃。

“阿库,告诉他们,有矛盾可以找维和部队调解,不许私自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