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十二月一号,江州的天空呈现出罕见的冬日湛蓝,阳光虽然明亮,却带着几分清冷,像是透过一层薄薄的琉璃,看得见光芒却感受不到足够的温度。
陈文翰、李明和戴维·王组成的摩托罗拉小型考察组,乘坐着一辆印着“好妈妈洗衣粉”广告的本地出租车,颠簸着穿过逐渐变得略显偏僻的街道,最终悄无声息地停在了江州国际联合化工那略显陈旧的大门斜对面。
车轮卷起的细微尘土,在清冷的阳光中缓缓飘散。
“就是这里了?”陈文翰摇下车窗,一股混合着微妙化学气味的冷空气立刻涌入车内,他不由得微微眯起了眼睛,仔细地打量着眼前的景象。
正如那位健谈的司机所言,从外面看,这里就是一家平平无奇、甚至可以说有些过时的普通化工厂。
斑驳的围墙呈现出一种灰败的色调,历经风雨侵蚀,上面还残留着一些爬山虎。
巨大的铁门敞开着一条足以容车通过的缝隙,门上的锈迹像是时间的疤痕,隐约可见。
门口传达室的窗户玻璃似乎都蒙着一层经年累月的油污尘埃,显得模糊不清,里面依稀能看到一个看报的人影。
门口挂着的厂牌方方正正,“江州国际联合化工”几个宋体字显得一板一眼,毫无生气。
空气中持续飘散着一股难以名状的、混合型的化工原料气味,不算浓烈刺鼻,却无比固执地存在着,提醒着人们这里的属性。
厂区深处,高大的建筑大多是砖混结构厂房,窗户高而小,屋顶上竖着各种各样的管道和通风口,偶尔能看到几个穿着深色工装、戴着安全帽的工人慢悠悠地进出,一切节奏都显得缓慢而按部就班。
无论如何观察,都无法将眼前这幅标准的重工业厂区景象,与那个在淘宝上掀起销售风浪、以极快迭代速度和惊人性价比着称的“光速科技”联系起来。
这里更像是生产化肥、洗涤剂原料或者基础化工产品的地方,与精巧、时尚、快速更迭的消费电子产品仿佛存在于两个截然不同的时空。
陈文翰内心深处涌起一股强烈的不真实感和好奇。
他受命而来,目标是摸清一个潜在的、可能对摩托罗拉低端市场造成冲击的对手的底细。
他预想过各种场景:或许是一个隐蔽在居民楼里的作坊,或许是一个嘈杂的电子市场角落里的档口,甚至可能是一个看似正规但规模较小的电子厂。
但他万万没想到,线索最终指向的,竟是这样一个充斥着传统工业气息的化工厂内部。
这强烈的反差本身就构成了一种神秘感。
“光速科技”……这个名字充满了现代感和进取心,与“江州国际联合化工”这个刻板的名字格格不入。
它们是如何共生于同一片空间的?
是某种巧妙的伪装?
还是背后有着不为人知的资本或业务关联?
那个叫明朗的年轻人,作为化工企业的股东,又是如何跨界主导一家手机公司的?
无数个问号在他脑海中盘旋,激发着他一探究竟的强烈欲望。
他感觉自已仿佛站在一个看似普通的山洞入口,却被告知里面藏着惊人的宝藏或秘密,这种未知既让人警惕,又充满了探索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