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殿里点着许多蜡烛,火光一跳一跳的。
十个阅卷的老大人趴在桌子上,一份一份地翻看试卷,看得眼睛都快花了。、
礼部尚书李景明看得脖子都僵了,放下笔,抬手揉着自己的老腰。
“各位大人,看到什么好文章没有啊。”他哑着嗓子问了一句。
兵部尚书沈毅拿起一份卷子,抖开来看了看:“这篇《论新政十策》,想法挺特别。”
工部尚书陈志远赶紧凑过来瞧:“咦?这上面说‘开海禁、设市舶司管买卖’,怎么跟皇上前天说的想到一块去了。”
内阁首辅张维清摸着花白的长胡子,慢悠悠地说:“老夫倒觉得,他写的那个‘专利法’更有意思。让发明新东西的工匠独占好处十年,没准真能像他说的,‘让天下手艺人抢着搞新花样’。”
“张阁老,”李景明皱起眉头,“这些主意是不是太新了,万一出什么岔子。”
张维清笑了笑:“李大人忘了太祖爷当年搞新政的时候了?要是都像咱们这样怕这怕那,哪来现在的好日子。”
正说着话,殿外忽然传来太监尖细的通报声:“皇上驾到——”
大臣们顿时躬身行礼。
皇帝没管他们,直接走到桌子前,眼睛盯着那份摊开的卷子。、
“朕记得这份卷子,”他修长的手指点了点上面的字,“殿试的时候,就这个考生写得最投入,想法也最新鲜。”
李景明弯着腰,小心地回答:“陛下说得是,这卷子确实有点新意,就是有些主张还得再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