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天刚蒙蒙亮,清水村就飘满了炸丸子、炖肉的香味儿,馋得人一个劲儿咽口水。
周家小院里,老大周大牛和老二周铁根正踩着梯子贴春联。
那春联是周安亲手写的,字儿方方正正,特别有劲儿,一看就是举人老爷的手笔。
路过的村民都忍不住停下脚,一个劲儿地夸好。
“周举人,您这字写得真漂亮,”隔壁王老伯挎着篮子凑过来,满脸堆笑,“我家的春联还没贴呢,能不能麻烦您赏一幅?”
“是啊周老爷,也帮我家写一幅吧?”后街的李婶也赶紧跟上话。
“还有我家......”
“举人老爷这字真好,看上去就气派的不行。”
其实村民们早就想要周安写的字了,就盼着自家娃儿能沾沾举人老爷的福气。
也不是说能跟周安这样考上举人,乡下人还没有这么大的野望。
但周安从逃荒一无所有到成为举人老爷,在清水村的村民们看来,是有大福气的人。
以后的生活日子能顺遂些。
就是没人带头,不好意思开口。
这下有人开了头,没一会儿功夫,周家门口就围了好几个求字的乡亲。
周安穿着厚棉袍,正在堂屋里烤火盆。
听见外头热闹,他笑呵呵地走出来:“都是乡里乡亲的,说啥赏不赏的,太见外了。大牛,去把笔墨纸砚搬出来,就在院子里写。”
这种花点时间,写几个字就能够自己增加名声的事,周安乐意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