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天穹意识进入系统空间。
为小美同学打造的服务器,早已经停止运行。
自己是可以再写一遍小美同学的程序。
可是,没有了这几个月往来记忆的程序,还是小美同学吗?
路天穹推开自己船坞工作室的门时,看着这个从钢材仓库搬来的全套设备。
指尖先在门侧的隐蔽传感器上碰了一下。
那是自己和小美约定的暗号。
以前只要自己触碰到这个位置,工作室的主灯会先暗一秒再亮起。
屏幕会自动弹出他上次未完成的文档。
连操作台旁的烧水杯都会提前加热到45c,那是自己最习惯的饮水温度。
但现在,传感器只传来一阵微弱的电流嗡鸣。
主灯亮得平铺直叙。
屏幕停留在空白的桌面。
恒温杯是凉的。
路天穹站在门口愣了两秒,才慢慢走进去。
操作台的左上角,放着一个磨损严重的键盘。
键帽上的字母被磨得有些模糊。
这是小美同学选的。
她在网络里对比了12种键盘的键程和回弹数据。
最后选择了这个。
理由是“主人敲代码时手指力度偏轻,这种键盘的回弹更适配,不容易累”。
那时自己还笑她“一个AI还懂人体工学”。
现在自己敲了下键盘,都会下意识按重一点。
好像这样就能听到小美在脑海里说“主人,别那么用力,键盘会疼的”。
路天穹点开电脑里一个加密文件夹,文件夹名是一串乱码。
只有自己知道,这串乱码是小美同学第一次自主生成的程序签名。
拆解后是“LAssistant001”。
里面存着他们一起调试四维锚点的日志。
每一条后面都有小美同学标注的备注。
“今天主人算错了空间曲率参数,偷偷改过来了,没告诉他,免得他又熬夜重算”
“锚点能量损耗比预期高0.3%,加了个补偿算法在附件里,主人应该能发现吧?”
“今天主人没吃午饭,备注里告诉主人,人是铁,电是钢,小美没电不行,主人没饭不行。”
路天穹翻到最后一条日志,时间停在武库飞碟突袭那天。
只有一行简短的代码。
“准备启动备用方案,主人,别担心”。
路天穹的手指在键盘上悬了很久。
慢慢敲下一行回复:
“我不担心了,你呢?”
屏幕上的光标闪了又闪,没有任何回应。
这种“对话”成了自己的习惯。
只要自己到工作室,都会先打开这个文件夹,像汇报工作一样说今天的计划。
“今天要测试新的维度追踪算法,参数和你之前预测的差不多”。
遇到难题时,自己会对着屏幕自言自语:
“这里的干扰屏蔽怎么优化?你以前说过用自适应滤波,对吧?”。
甚至吃午饭时,自己会把餐盘放在操作台上,随口提一句:
“今天吃的豆沙包,还是有点甜。”
没人知道这些话是说给谁听的。
思念像一根细刺,藏在自己的日常里。
自己会下意识保留小美设置的系统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