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政亲贤殿。
弘历看着兆惠的奏折,高兴的说了这么一句。
因为,兆惠顺利的平定了山西王五之乱!
王五也已被他活捉,且供认出,他造反并不是出自允禵的授意,只是为了报答老九允禟的恩德。
所以,弘历才会称赞这么一句。
但,这事又因为牵连到了允禟,所以弘历也就吩咐说:“传辅国公允禟。”
对于弘历而言,他也没想到,允禟还是不老实。
但他倒是不觉得允禟真会挑唆他的人造大清的反。
因为大清真要是亡了,对他这个皇族子弟没有半点好处。
不过,弘历可以肯定的是,允禟想借此捞好处的胆子应该有。
他知道,允禟是大手大脚惯了的人。
以前被圈禁起来时还好,没办法大肆消费。
但现在,他不是被弘历示恩解除圈禁了嘛,自然也就恢复了以前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
辅国公爵位带来的收入明显是不够他花的。
所以,弘历能够猜到,允禟现在应该很想赚钱,且为此又在做坏规矩的事。
对此,弘历自然要好好警告一番允禟,同时应该思忖一下如何安排允禟,避免这个皇叔为了钱的事又给皇族丢脸。
弘历想到了允禟的专长和优点。
专长是外语。
其学习外语的天赋,在整个大清朝,无人能敌。
可以说,他在政治上有多蠢,在外语上就有多强。
优点是对被他当人看的人豁达大方。
所以,即便当年雍正和允禟在政治上属于敌对阵营,但允禟依旧把他当侄子爱待。
据记载,与老九有来往的许多官员商贾也很喜欢老九,因为老九的确大方。
历史上,老九被雍正发往西北,就舍得用超高价格收购汉商卖去西北的货物,整得去西北的汉商都称颂他,也大把大把撒银子赈济贫寒士子,让很多士子也很同情他的遭遇。
雍正也因此气得把老九抓了回来,直接圈禁。
所以,对于弘历而言,老九这种人留在朝堂上肯定是不合适的,放在地方也不合适,除非圈禁。
但他才为了表现自己亲睦宗室的态度,把人家放了出来,再把人家圈禁起来,也不合适。
毕竟,按人伦,允禟无论如何也是他的叔父。
弘历这时无疑瞥见了自己面前挂在墙上的舆图,看向了欧罗巴和奥斯曼所在方向。
他突然想到,奥斯曼和罗刹国在打第四次战争。
这让他一时有了主意。
一个大方爱赚钱非常外向有人格魅力,又不讲规矩还身份尊贵的人,在国内只会让自己这个皇帝头疼,但放在国外呢?
“臣允禟给皇上请安。”
允禟没多久就来了弘历这里。
弘历对此笑了笑:“免礼,给九叔赐座。”
“谢皇上。”
允禟有些惊愕,他没想到弘历还会对他面带笑容。
弘历接着就问着允禟:“九叔,朕记得您说过,你很想去体验一下异域风情是吧?”
允禟微微一愣,随后有些明白了弘历的意思,而脸色大变,也就忙讪笑着回道:“臣不想。”
“不,你想!而且是非常想!”
“朕成全你。”
“表彰你翻译之功,赐你贝子身份,授你节杖,去一下奥斯曼,然后出访一下欧罗巴,跟他们交流一下,顺便替朕去见几个大学究,且想办法把他们请到大清来,即便请不来,也跟他们交个朋友。”
“朕知道你喜欢交朋友。”
“臣不喜欢交朋友。”
“不,你喜欢,朕的九叔最喜欢交朋友了。”
弘历皮笑肉不笑地看着允禟说道。
允禟突然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主子!我错了,您别让我去那等不洗澡、街市臭烘烘、治病靠放血的蛮夷之国去!”
没谁比允禟清楚现在西方的真实底色了,所以别看他西方学问掌握的娴熟,但最怕去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