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和父母等人最近也已经回国了。已经到了国庆节,游客实在是有点多,再加上饮食的不适应,青岚觉得在日本太久也不好。
公司里很多事需要青岚处理,回国之后,她派人给父母、奶奶送到了机场,自己早早地回了公司。
颜辉一回来,就有无数的事情等着他,单单是签字的事情就有数十件,最着急的就是财务部门。
平日里,办公室里都是一个一个人陆续过来,今天实在没办法,大家都有很急的事情,颜辉只能尽可能地看快点、批快点。
他最近的电话还是没少打,公司的事情他也都知道,但签字无小事,他必须要看完才能签。
单单是处理各种签字,他就处理了四五个小时,饭都是在办公室吃的。
忙完着急的事情,颜辉先找陈剑、宋致远开了个会。
“这次出去,我有很多感触,有些东西改不了,但是有些东西现在就能改。我建议,从今天开始,公司技术部门,拿出专项扶持基金,鼓励技术人员深造。无论是读博还是读博士后,只要签订相关的协议,公司都可以停薪留职,并且在读博期间给与补贴。我们甚至可以效仿CSC国家公派留学,给准备出国留学的员工予以支持。除此之外,公司内部要懂技术、尊重技术、向技术看齐,所有具有博士学位的技术人员,称呼必须是某某博士,这一点,从陈博士这里开始。”颜辉看向陈剑。
这个事情,颜辉在德国的时候就和陈剑打电话沟通过,陈剑是愿意的。别看他是公司领导,实际上技术部门一直偏向于扁平化管理,没有那么强的官僚作风,这也和陈剑的为人有很大的关系。
陈剑并不擅长管理,他更喜欢搞点研究。他作为公司股东,其他技术人员对他的身份地位没有任何“威胁”,所以他可以放宽心。
不要小看这个称呼,喊他“陈总”和“陈博士”是两个感觉。这对研发部门的风格都会有改变。
“嗯,公司支持读博和留学,也不能让员工拿了好处就离开,回头我会和法务部门沟通好合同内容。”陈剑点了点头。
“我后续还有很多计划想要做,但是贸然改变很多是不理智的。我们和国际大厂的区别也很大,所以,今天就这两个内容。先从改称呼做起,然后就是鼓励人员学习深造。”颜辉看向宋致远,“你有学习的计划吗?”
“辉哥啊,你觉得我有空吗”宋致远也是有些无奈,他知道颜辉拿他开涮。
“哈哈,行,你知道就好。”颜辉笑着说道。
开完了化工的会,颜辉立刻找到了王拥军和孙磊,沟通了一下钢材的情况。
进入十月份,钢材已经开始了暴跌,每吨的价格已经跌了差不多500块钱,这是非常夸张的跌幅。
大跌之后是继续跌还是反弹谁也不知道,总之目前的钢材市场有些恐慌。
“颜总,我们现在的单子已经够多了,是不是应该稳一稳.我觉得价格跌得有点.”王拥军是既兴奋又紧张。
最近这段时间,公司的盈利起码五六百万,他第一次体会到了“降价也能赚钱”。但是这种陌生的方式,让他总是心绪不宁。
“从雷曼兄弟破产那一刻起,短时间内,国际贸易是起不来了。目前钢材的运费已经折半还不止,大量船东的船只闲置,运费只会进一步下降,钢材的下跌周期才刚刚开始。公司账户上既然有钱,既然还有一些企业已经愿意支付违约金毁约,那我们就在今天的基础上继续开空单,继续拿这种订单。”颜辉回来之前,电话里就这么沟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