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5章 世俗的丑陋(2 / 2)

到过年边上,要么就是丢个几块钱给老两口,或者要是能弄到棉花布匹啥的,就给老两口做件衣服。

虽然做衣服的开销,远比给钱要多。

但衣服穿在老两口身上,街坊邻居总归都能看得到。

这年头的人,也是会询问这个衣服是谁做的。

那么就是该闫解成两口子落名声了。

这个生意,对闫解成夫妇来说,是划算的。

但去年却是碰到了张春花这个刺头,按照张春华说的,她跟闫解旷加起来一个月工资就二十块。

闫埠贵退休工资就四十多,还有补课的津贴。

所以,闫埠贵让她们夫妇出钱购买东西过年。

这叫一家团聚?

这叫从她们小两口身上扒皮。

按照张春花的说法,她有这个钱,但情愿花这笔钱,自家关上门过自己的小日子。

也不愿意,钱花了,还让闫埠贵得了好名声。

要是闫埠贵想问兄弟两家要过年钱,也无所谓。

只要在院子里,把事情说开。

问问其他人家儿女,是给三十还是给五十,她砸锅卖铁也愿意给。

那次谈话,把闫埠贵说得老脸羞红。

毕竟他这个三儿媳的这番话,真能站的住脚。

就是不愿意花了钱,还落不到好名声。

更让他感觉恐惧的,是老大老三都没人反对。

闫埠贵不光是习惯性的抠门。

他也有试探的想法,还是想着把老大跟老三家的脑子掌控在自己手里。

只是今时不同往日了。

没谁吃他这一套。

张春花自然高兴,她男人不管考了个什么,总归是考中了。

胡同里其他人家参加高考的,可没几家中的。

听说中院郭家考的最好,就是四九城名牌大学。

而原本被胡同街坊们鼓吹上天的贾家槐花,却是名落孙山,啥都没考中。

好像是考了二百四十多分,就差那么十来分。

世人在这个上面,总有误判。

都认为长得漂亮安静的孩子,学习成绩就该很好。

所以去年,胡同里这帮老头老太讨论谁有可能考中的时候,槐花是大家绕不过去的一个名字。

再者,去年过年,槐花也是做了件出彩的事情。

贾当搬进了刘家过年。

过年三天,都没去过窝棚。

这件事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反正有脑子的人都清楚,这该是贾当跟刘家表明了她的态度。

也就是嫁人后,她不会再顾娘家,也不会把棒梗变成她跟刘光天的拖累。

这是个无奈之选。

但世界上,总有人站着说话不腰疼,说各种风凉话的。

而槐花,在这种时候,是选择了请假回家照顾棒梗。

这在那些说风凉话的人眼里,自然就是有良心的妹妹了。

踩一个的时候,必然是想着捧一个,那样才有对比。

捧人的时候,那些人未必是真心。

但踩人的时候,那些人肯定很快乐。

这就是世俗的丑陋。(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