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当得到上级部门这样的回复时,贾晓希是吃惊的。
当然更让他吃惊的是眼下郝欣雯递过来的稿子。
他看了好久,这才抬起头对满脸期待的郝欣雯问道:“这是你丈夫写的?”
郝欣雯连连点头:“是的,是我丈夫写的。”
“咱们报纸这个文学板块不是已经开了有段日子了么。”
“我丈夫之前就说要投稿来着。”
“只不过他之前忙,最近得空了才写出来。”
“总编辑,您觉得这稿子怎么样?”
贾晓希沉默了。
他沉默,不是因为李建成写得不好。
而是,写得太好了!
真的,他刚才才读了一个开头就被里边的情节深深地吸引住了。
当他看完的时候还意犹未尽。
有一种想马上看后续的冲动。
当然他察觉出自己有这种冲动时却又惊了。
多久了,他都多久没读到这么让自己欲罢不能的作品了。
同时,他也不由地在心中感慨了一句。
那就是不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啊!
这做妻子的写报道已经是一把好手了。
没想到做丈夫的也有如此出色的笔力。
良久,贾晓希长叹一声:“你丈夫在轧钢厂当个办公室副主任,真是太屈才了!”
郝欣雯银铃般地笑了:“屈才吗?或许吧。”
“不过总编辑您如果想挖他的话,恐怕是不可能的了。”
“他这个人啊,就喜欢待在工厂里。”
贾晓希没好气地瞪了郝欣雯一眼。
他方才是动了爱才的心思想挖人了。
但听郝欣雯这么说却又释然了。
是啊,现在国家在集中精力发展工业。
工厂的待遇是很不错的。
尤其是李建成这种坐办公室的。
工资不低,又不用像普通工人那样忙碌,当真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工作。
当然了,报社的工作也不是不好。
只是因为他们讲究时效性,有赶稿压力。
如果有多种选择的话,李建成不愿意来报社也是能理解的事。
郝欣雯又追问道:“怎么样?总编辑,这稿子能见报么?您倒是给个准话啊!”
“别又是摇头叹气又是翻白眼的。”
贾晓希没好气道:“没大没小的丫头!这么跟领导讲话的么!”
“你丈夫这稿子没问题!”
“就是...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故事里的人和事都是有原型的吧?”
“该不会...”
贾晓希不由地想起被许多人传得神乎其神的南锣鼓巷九十五号院子。
在不少人眼里,那可是个神奇的院子。
各种乱七八糟、匪夷所思的事情都在那个院子发生了。
别的院子N年都未必有一件,可这个院子却在短短两三年里都发生了。
郝欣雯咧嘴一笑:“艺术源于现实,但高于现实嘛。”
贾晓希顿时虎躯一震,他听懂了。
他拿起红色铅笔在稿子上画了一个圈:“要见报没问题。”
“只要你们自己不嫌院子的名声更臭就好。”
郝欣雯闻言,一双眼睛顿时弯成了月牙。
有道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过去的她或许会有诸多顾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