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念头像一把淬了冰的刀,狠狠地扎进了他的心脏。他必须主动、甚至可以说是残忍地,将武逍遥和赵小敏,从自己这个泥潭般的家庭里切割出去。以前那种可以时时见面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从今往后,自己不能再跟这样好的女婿和女儿见面了!!!
为什么???
因为“黑五类”这三个字,就像一种会传染的瘟疫。如果让那些整日里瞪大眼睛、唯恐天下不乱的有心人盯上,看到武逍遥这个根正苗红的好同志,竟然和他们这些“牛鬼蛇神”走得太近,那后果不堪设想!!!
他们会怎么想?他们不会说武逍遥心地善良,只会说他“阶级立场不稳”、“思想觉悟低下”!他们会给他贴上标签,会断送他的前途,会毁了他的一切!!!
那可是非常麻烦的!!!
这“麻烦”二字,在赵建国的脑海里,意味着批斗、游街、写不完的检讨,意味着永无宁日的折磨和摧残。他可以自己扛,但他绝不能让这盆脏水,泼在武逍遥和赵小敏的未来身上!!!
所以,为了保护他们,他必须成为那个最狠心的人。他必须亲手推开这份来之不易的亲情,用冷漠和疏远,为他们筑起一道防火墙。这或许比让他去死还要痛苦,但作为一个父亲,这是他唯一能做的,也是他必须做的!!!
武逍遥当然也知道赵建国是在担心什么了!!
刚才,在为赵母施针的间隙,他看似全神贯注,实则早已用他那双洞察世事的眼睛,将赵建国和赵母的面相仔细打量了一遍。他看的不是皮相,而是骨相与气色!!!
赵建国虽然面容饱经风霜,眉宇间刻满了生活的艰辛与压抑,但他的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眼神深处透着一股被岁月磨砺却未曾泯灭的耿直与忠厚。而赵母,更是慈眉善目,即便在病中,那脸庞的轮廓也透着温和与善良!!!
武逍遥之所以有如此精准的判断和这份超乎年龄的自信,其根源,还要追溯到他在那座神秘山洞中的奇遇!!!
在武逍遥之前的人生中,他不过是一个力气大的惊人,反应力敏捷。略懂拳脚的普通青年。然而,自从在山洞里面得到了那些医书之后,他的整个世界观都被彻底颠覆了。那可不是寻常药铺里能见到的《本草纲目》或《伤寒杂病论》,那是一批用不知名兽皮制成的古籍,上面的文字古奥艰深,图画更是玄妙非常,一看便知是绝非凡品----那可是上古医书!!!
这些医书所记载的,早已超越了单纯的望闻问切、汤药针灸。它更像是一部关于生命、天地、气运的百科全书。其中,就有着大量关于识人用人的介绍。古人云“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真正的医道大家,不仅要能治病,更要能看人,因为人的性情、气运,往往与病症息息相关!!!
其中,关于“望气”与“面相”的篇章,更是被放在了极为重要的位置。它认为,人的面相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内心善恶、命运起伏的直接投射。所谓“相由心生,境随心转”,一个人的心术是正是邪,气运是盛是衰,都会在眉宇、眼神、骨相之间留下细微的痕迹!!!
当时,武逍遥初得奇书,如获至宝,废寝忘食地研读。对于这些玄之又玄的理论,他更是抱着极大的好奇心,专门着重的看了看。凭借着那过目不忘的本事,他自然是将那些关于骨相、气色、眼神的判断标准,一字不漏地牢牢记在了心中!!!
所以,刚才他看似不经意的一瞥,实则是在用上古医术中传承下来的法门,对赵建国夫妇进行了一次快速的“诊断”。他看到的,不是一个被“黑五类”标签定义的罪人,而是一个被时代尘埃掩盖了光芒的忠厚之人。那股深藏于眉宇之间的浩然之气,是任何伪装都无法掩盖的!!!
正是基于这份源自上古智慧的洞察力,武逍遥才敢如此断言,才愿意出手相助。他相信,自己的判断不会错,一个骨相中正、心有正气的人,绝不应该被永远埋没在泥潭之中。这不仅仅是他的自信,更是对那部上古医书所蕴含的天地至理的绝对信任!!!
在武逍遥看来,这二人,根本不像是那些大奸大恶之徒。他们的眉宇间没有阴鸷之气,眼神里没有狡诈之色,有的只是被时代洪流裹挟下的无奈与坚韧。所谓“相由心生”,武逍遥深信不疑!!!
所以,他心中已然做了一个决定:准备帮赵建国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