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几万人考乡试,到了会试,只剩数千人,最终通过会试的人只有两三百人,科考一路,可谓是万里挑一。
现在参加科考的人全是大清土著的人。
十州及归州那边的大部分人连大清的字都没认全,熟读四书五经的人压根不存在,最起码要过个五年左右,才能有人走上科考的路。
苏策丽:“你不妨私底下派人给江南的官员透露这个消息,让他们有点紧张感,免得总以为自己不可替代。”
知道朝廷安排好了人代替他们,江南的官员为了自己的官位,也会快速想办法将新税法落实下去。
康熙知晓新税法下去,必然会有官员落马,同意了胤?说的多选些人进来。
春闱如期进行,考生们在看到今年的试题时,大部分人觉得天塌了。
以前的考试,答案大多能在四书五经里找到,今年的考试怎么多了这么多书外的知识?
平时让我们看的书只有一个小小鱼塘那么大,怎么到了考试时,直接变成汪洋大海了?
考生们苦巴巴的考完试出了贡院,随行的人员问起结果,一个个的摇头,没几个人觉得自己考得好。
发榜日未到,新税法已经在江南传得沸沸扬扬。
百姓们纷纷叫好,乡绅们到处奔波,想改变结果。
孙无起原先是两江总督,因规礼一事,降成了江宁府尹。
除了规礼外,私下还有乡绅贿赂他。
新税法下来,过来找他的乡绅络绎不绝,孙无起烦不胜烦,又不得不应付。
知州涂执玉匆匆过来时,孙无起正在安抚一个乡绅史相天。
史相天是江宁乡绅的代表,此次过来与他说新税法之事。
涂执玉看了眼两人,跺脚道:“府尹大人,都要火烧眉毛了,您怎么还有空管这些事情?”
孙无起愣了下,道:“发生什么事情了?”
现在除了新税法,还有哪件事情比这个重要?
涂执玉没说话,看了眼史相天,后者识趣的站起来:“府尹大人有事,草民就不多打扰了,希望府尹大人为我们乡绅说句公道话。”
孙无起:“一定,一定,我让人送你出去。”
史相天一离开,不待孙无起发话,涂执玉就道:“我们在京城的人传来消息,此次科考,由太子殿下亲自主持,会录用五百人左右。”
“这些人通通是用来代替执行新税法不利的人。也就是说我们要是没有完成新税法的执行,上面会提拔
孙无起沉默了几息,狠狠心,道:“想尽一切办法让乡绅同意新税法,如有必要,手段激烈些也没关系。”
去年收规礼一事,要不是归州回来的及时,需要大批官员,那些新调来的官员就是代替他们的。
上面早就对他们不满了,新税法一事是高悬在他们头顶的铡刀。
乡绅不让出利益,承担损失的人就是他们,上面已经将代替他们的人准备好了,只等他们露出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