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松云恨不得将她吃了:“你闭嘴,要不是你跑过来纠缠我,这一切都不会发生。”
古铃儿对他的恨意同样不少:“我真后悔当初没看清你的本性,抢了你这么个烂人,让漕帮落到今天这种地步。”
如果她没有看上陶松云,就不会因为他惹上文家,不会被人告上公堂,连累到漕帮。
她落不到好,漕帮落不到好,陶松云也别想落到好。
她最初是喜欢陶松云,却未想过对文家做什么。
是陶松云为了自已,一次次的招惹文家,她才跟着出手的,一切的错,都是从陶松云开始的,他凭什么想全身而退。
古铃儿做的恶事多了,但她自认为以前的受害者没有像文家一样豁得出去,那些人吃了亏,只敢自已憋着。
所以只要不惹上不要命的文家,漕帮及她都不会出事。
黄启泽呵斥道:“你们不要吵了,是非对错,本官自有定论,来人,传证人。”
费管事及他的几个狗腿子被带上了公堂。
有他们的一番证词,古铃儿和陶松云都没讨到好。
黄启泽将审案的事情做到了实处,最后作了判处。
黄启泽:“古铃儿心狠手辣,为一已之失,伙同陶松云陷害文清,气死文张氏,杀害文海,本官判决如下。”
“古铃儿,三日后午时钱塘江边斩首示众;陶松云革去功名,秋后问斩。”
结果落下,百姓纷纷叫好。
“恶有恶报,杀得好,杀得好。”
两人的判决如同风般快速传遍了整个杭州,在一个岛上安顿下来的古大勇收到了消息。
古大勇大发雷霆后将所有管事叫到一起。
古大勇:“黄启泽狗官,平时在我面前只有点头哈腰的份,皇帝一来,竟敢杀我的人,还杀我的女儿,不要了他的命,我枉为人父。”
有些管事嚣张太久,已经忘了自已最初的身份了。
一位管事道:“帮主想怎么做?”
古大勇狠厉道:“先救出铃儿,待皇帝走了,我们血流了黄启泽的知府衙门。”
老二:“大哥,皇帝走后,你想怎么做,我们都由你。可救铃儿之事万万不可,我们在杭州与衙役动了手,形同造反。”
“皇帝已经下了围剿我们的旨意。你此时过去救铃儿,无疑是羊入虎口,白白送死。”
古大勇脸上青筋直冒:“铃儿是我唯一的子嗣,她要是没了,我就要绝后,你是想让我断子绝孙吗?”
老二:“大哥,我不想铃儿出事,可现在的情况明显对我们不利,我们不可能救出铃儿,过去劫法场只会白白送死。”
古大勇:“铃儿我是一定要救,你若是怕死,可以不去。”
行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