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让在座的人都松了口气。
“米酒市场已经成熟,产销量稳定,这是你们的优势。”徐大志继续说道,“不过,在成本控制和新品研发上,还有提升空间。”
刘晓伟连连点头:“您说得对,我们一定改进。”
徐大志站起身,环视一圈:“今天就到这里吧。大家辛苦了。”
送走徐大志一行,刘晓伟回到办公室,长长舒了口气。他解开领带,瘫坐在椅子上,感觉像是刚打完一场硬仗。
王小军推门进来,脸上带着笑:“老刘,看来咱们这关是过了。”
“暂时是过了。”刘晓伟揉了揉太阳穴,“不过徐董事长说得对,咱们确实得在成本控制上下功夫了。”
“那是自然。”王小军在对面坐下,“不过今天这关能过,还得感谢钱科长。她那份汇报,做得是真漂亮。”
此时的钱莱,正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盯着报表出神。报表上显示着几个数字被标成了红色。
她拿起电话,拨通了一个电话:“喂,徐董事长他们走了...对,暂时没问题...不过那笔账,得尽快处理...”
挂断电话,钱莱靠在椅背上,眉头紧锁。
而此刻的徐大志,正坐在驶向四分厂的车上。窗外,五月的田野一片生机勃勃,可他的心思却全然不在风景上。
“徐招娣,你怎么看三分厂?”徐大志突然问道。
徐招娣翻开笔记本:“表面上看一切正常。不过...”
“不过什么?”
“他们的库存周转率,比上季度慢了三天。”徐招娣认真汇报着,“而且,有几笔应收账款的账期不太正常。”
徐大志点点头,没说话。
邹英插话道:“车间卫生倒是做得不错,比二分厂强。”
“设备保养也到位。”蒋伟补充道。
徐大志望着窗外飞逝的风景,若有所思。
车子在拐过一个弯后,四分厂的轮廓渐渐出现在视野中。那里以生产清酒为主,在集团里算是个新兴部门。
徐大志的嘴角微微上扬:“下一个,该看看清酒的生产情况了。”
而此时的三分厂,刘晓伟和王小军正在厂长办公室里,讨论着接下来的工作安排。
“徐董事长提到的新品研发,你有什么想法?”刘晓伟问道。
王小军想了想:“现在市场上果味米酒很受欢迎,我们可以考虑开发几个新口味。”
“这个主意不错。”刘晓伟点点头,“你尽快做个市场调研,写份报告给我。”
“没问题。”王小军应道,随即压低声音,“老刘,你说徐董事长是不是真的对咱们厂满意?”
刘晓伟苦笑道:“领导的心思,咱们最好别猜。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了。”
“也是。”王小军站起身,“那我去忙了。”
办公室里只剩下刘晓伟一人。他走到窗前,望着厂区内忙碌的景象,心里却隐隐有些不安。徐大志这次的巡视,看似平和,实则暗流涌动。他总觉得,有些事情,不会就这么简单地结束。
此时的徐大志,已经抵达了四分厂。站在清酒生产线前,他的目光锐利如鹰。
“这里的生产效率,比三分厂高了不少啊。”徐大志对身边的邹英说道。
邹英点点头:“清酒是咱们集团的新增长点,投入也大。”
徐大志没再说话,但心里已经在盘算着下一步的调整。镜湖集团这盘棋,他得巩固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