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聊卫星通讯(2 / 2)

甚至华国航天都准备向其采购发动机。

只不过这些都在洽谈当中,外人不知道而已,但他们作为三大运营商,人脉关系那都是相当到位的,这些自然是听说过的。

通过人脉关系的了解,他们才知道新天星航天。

即将在明年发射第1颗卫星,且那颗卫星是集定位和通信一体的。

经过专业的分析团队分析,天星航天项目是有90%的可能会一次成功。

最关键这其中的权衡利弊太多了,他们也不得不先来试探口风。

毕竟卫星通信目前是掌握在国外手中的,国内,还无法大范围的普及。

可明年的天星航天一旦发射成功,那将彻底改变这一格局

到那时星辰集团的定位将会变得举足轻重,所以必须得好好谈,最关键还有人特地给他们打招呼。

上面的态度不难看出,新城集团已经不单单是一家普通的公司了。

周强率先打破沉默:“林总说笑了,星辰科技要是走了,我们的罪过可就大了!”话里带着几分自嘲,却没敢接卫星合作的话茬。

旁边的王宙(华国联通)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透着审慎:“卫星网络的建设不是小事,涉及频段划分、地面站协调……林总您看,能不能给我们三个月时间?

我们需要向上级汇报,也得评估合作的技术可行性。”

他刻意把“技术可行性”咬得很重,像是在提醒林墨,这不是单纯的商业合作,而是牵扯到国家通信安全的大事。

周强(华国电信)则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试图用茶水的热气掩饰神色:

“林总您的技术实力我们佩服,但卫星网络毕竟是重资产投入,后期维护、频段占用都需要协调……不如我们先从局部合作试试?

他的提议带着试探,想先把合作的口子打开,又不想让星辰科技完全掌握主动权。

林墨看着三人各有盘算的神色,指尖在桌布上轻轻点了点。

桌布是进口的丝绒材质,触感细腻,却不如他掌心的温度滚烫。

“三位都是行业前辈,”他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我知道规则,也懂分寸。

卫星网络的核心是‘补全’不是‘替代’——城市里该用基站还用基站,偏远地区、海上、空中,这些基站覆盖不到的地方,才是我们的主场。”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三人:“明年年底,第一颗通信卫星就会上天。

网络速度预计是现有宽带五倍,延迟控制在200毫秒以内。

但是我们公司也在研发地面基站通信系统,所以还是有合作基础的。

如果不愿意合作,那我们也只能先在海外进行发展了。

这话像块石头砸进水里,连邻桌的人都竖起了耳朵。

谁都听明白了,林墨不是在商量,是在摊牌——要么一起把国内的网络短板补上,要么他就带着技术去赚全世界的钱,让国内用户看着眼馋。

李市长在一旁打圆场,给三人递了个眼色:“林总也是一片好意,想让我们的通信覆盖再上一个台阶嘛,三位回去研究研究,我看这事儿大有可为。”

他心里清楚,星辰集团的卫星要是真去了国外,第一个急的就是发改维——这么好的技术,哪能放出去给别人做嫁衣?

三大运营商的老总交换了个眼神,彼此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无奈。

2002年的国内通信市场,还在为3G牌照的发放争得不可开交,谁也没想到,一个18岁的少年已经跳过地面网络,直接把目光投向了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