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网游竞技 > 时空守护者及永生人 > 序章 2026·星轨新发现——地球与九行星的信号回响

序章 2026·星轨新发现——地球与九行星的信号回响(1 / 2)

2026年,深秋的寒意已悄然笼罩27星球的地表,但在近地轨道3.8万公里处,“星脉-7号”星际信号站却始终维持着恒定的23c恒温,与深邃冰冷的宇宙形成鲜明对比。这座形如银色梭子的信号站,全长120米,宽40米,船体表面覆盖着一层可自动调节光线的纳米涂层,在宇宙射线的照射下泛着淡淡的金属光泽,如同悬浮在星海间的一柄利刃。

站内核心区域的主控室,淡蓝色的能量屏铺满整面墙壁,延展成一个360度无死角的环形显示界面。无数条荧光色的星轨线条在屏幕上交织、流动,如同活着的脉络,勾勒出以27为中心,半径5光年范围内的星际信号网络。这是“星际生物保护联盟”耗费三十年心血搭建的“宇宙听觉系统”——由12颗同步轨道信号站、36颗行星际中继器和无数分布式传感器组成,能捕捉到宇宙中最微弱的生物信号、能量波动,甚至是智慧文明主动发射的联络编码,其灵敏度足以检测到3光年外一只星际生物的心跳频率。

叶云天站在主控台前,指尖轻触能量屏,冰凉的触感顺着指尖蔓延开来,屏幕上的星轨线条随之微微震颤,泛起一圈圈淡蓝色的涟漪。他身着银灰色的联盟制服,肩章上的“三星指挥官”标识由暗物质能量矿石打造,在冷光下熠熠生辉,折射出深邃的光芒。眼角的细纹里沉淀着十年星际探索的沧桑,鬓角新增的几缕白发,是过去半年筹备星际联盟、守护27生态的印记。

作为联盟核心成员,他带领团队负责“星脉-7号”的日常维护与异常信号排查。过去十年,他们监测过脉冲星每1.2秒一次的周期性爆发,记录过蟹状星云的高能粒子湍流,捕捉过濒临灭绝的星际生物“光羽蝶”迁徙时的生物电波,甚至截获过遥远星系的文明试探信号,但从未遇到过如此诡异、却又带着强烈规律性的能量波动。

“指挥官,‘星脉-7号’主接收器阵列捕捉到异常高频信号!”助手林辰的声音打破了主控室的寂静。这位年仅28岁的技术骨干,手指在操作面板上快速敲击,动作精准而急促,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随着他的操作,一道刺眼的红色波纹突然出现在能量屏中央,如同平静湖面闯入的一团火焰,与周围平稳流动的蓝色星轨形成尖锐对比。

红色波纹呈锯齿状,峰值极高,每一次波动都带着强烈的能量冲击,让整个主控室的仪器都轻微震颤了一下。“信号源坐标正在解析……”林辰的目光紧盯着屏幕上跳动的数字,“距离27约3.2光年,误差不超过0.01光年,位于编号S-081的恒星系内。信号强度极不稳定,峰值与谷值相差超过100倍,但频率固定在1.2thz,完全符合智慧文明主动发射信号的特征——有调制痕迹,不是自然天体产生的。”

叶云天的目光骤然凝聚,瞳孔微微收缩。3.2光年,这个距离在浩瀚宇宙中堪称“近邻”,甚至比联盟此前接触过的碧波星、绿冠星都要近。但在27长达百年的星际探索记录中,S-081恒星系一直被标记为“无智慧文明活动区域”——根据数据库记载,那里只有一颗质量为1.02倍太阳质量的主序星,以及八颗行星,其中四颗是气态巨行星,四颗是岩质行星,还有一颗体积较大的卫星围绕第三颗岩质行星运转,从未有过可探测的文明信号或能量活动痕迹。

“放大信号,进行三维频谱分析,同步接入跨星际基因序列同源性检测仪。”叶云天的声音沉稳如磐,多年的危机处理经验让他在面对未知时始终保持着绝对冷静。他抬手在主控台上划过,能量屏立刻分裂成三个区域:左侧显示信号的原始波纹,中间是频谱分析界面,右侧则连接着联盟最先进的基因检测设备——这套设备能从信号携带的生物特征碎片中提取基因序列,哪怕只有亿万分之一的残留,也能完成同源性比对。

能量屏上,红色波纹被逐步放大,分解成无数条细密的子波,如同被拆解的密码锁。技术人员将信号导入联盟通用解码器后,屏幕上跳出一串断断续续的二进制编码,夹杂着不规则的声波脉冲。“指挥官,信号里有明显的曼彻斯特编码调制痕迹,像是……紧急求救编码?”林辰皱眉,指尖划过编码序列,“你看这几段,重复频率高达20次\/分钟,符合‘紧急求助’的信号逻辑——通过重复强调核心信息,提高被接收和解析的概率。但编码规则与我们已知的任何星际文明都不匹配,既不是联盟通用编码,也不是碧波星、绿冠星等十大文明的专属编码。”

与此同时,主控室右侧的基因检测设备突然发出了轻微的蜂鸣,红色的指示灯转为绿色,屏幕上开始浮现出两条螺旋状的基因链。负责基因检测的技术人员脸色一凝,猛地转头汇报:“指挥官,我们从信号携带的生物特征碎片中提取到了完整的基因序列片段!经过与27人类基因库的同源性比对——相似度高达98%!”

“98%?”叶云天心头一震,脚步不自觉地加快,走到基因检测屏前。屏幕上,代表27人类的基因链与新提取的基因链相互缠绕、对齐,重合的片段闪烁着密集的绿色光点,几乎覆盖了整个基因链的核心区域,只有少数非关键片段呈现出黄色的差异标识,触目惊心。

要知道,27人类与碧波星水脉族的基因同源性仅为92%,与藤脉族更是只有89%,而跨星际的智慧文明之间,基因同源性能达到80%以上就已属于罕见的“同宗文明”,98%的相似度意味着——这颗星球上的智慧生物,极有可能与27人类源自同一先祖,或是在进化路径上有着深度的基因交流,甚至可能是27人类失散千万年的“星际同胞”。

“继续解析信号,调取S-081恒星系的最新三维星图,同步检索联盟所有古文明文献,查找关于这颗恒星系的记载。”叶云天下令,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

主控室中央的地面缓缓升起,一个直径五米的三维全息星图凭空出现,悬浮在半空中,将S-081恒星系的全貌清晰地呈现在众人眼前。一颗明亮的黄色恒星位于中心,表面布满了不规则的耀斑,散发着稳定的光和热。周围八颗行星按照轨道半径依次排列,如同围绕篝火的舞者:最内侧的水星体积最小,表面布满陨石坑,昼半球被恒星照射得一片通红;第二颗是金星,被厚厚的白色云层包裹,云层下隐约可见淡黄色的地表;第三颗行星是整个恒星系最显眼的存在——被蓝色海洋和白色云层覆盖,表面呈现出温润的蓝绿色,点缀着一块块棕色的陆地,在深邃的宇宙背景下,像一颗遗落的蓝宝石;第四颗是火星,呈暗红色,地表有明显的峡谷和火山痕迹;再往外是四颗气态巨行星,木星体积最大,表面有标志性的大红斑,土星环绕着美丽的冰环,天王星和海王星则呈现出淡淡的蓝绿色和蓝色,表面有强烈的风暴条纹。

而在第三颗蓝色行星的轨道上,还围绕着一颗体积较大的卫星,表面布满了灰色的月海和环形山,如同蓝色星球的忠实守护者。

技术人员将信号源精准定位在第三颗蓝色行星上,星图上立刻弹出该行星的详细参数:“行星半径6371公里,质量5.97x102?千克,表面71%为海洋,29%为陆地,大气主要成分为氮气和氧气,平均温度15c,存在液态水和稳定的磁场……”

“根据联盟古文明文献数据库检索结果,这颗星球在地球文明的遗留文献中被称为‘地球’。”林辰调出一份泛黄的电子文档,文档上是古老的地球文字,旁边附有联盟通用语翻译,“文献记载于27纪年375年(约地球公元2000年),由一艘误入27轨道的地球探测器携带,仅记录了地球及周边行星的轨道参数、基础环境数据,并未提及存在智慧文明——探测器的技术水平显示,当时地球可能处于工业文明中期。”

“现在有了。”叶云天凝视着星图上那颗蓝色的星球,目光深邃,“而且,他们正在求救。”

随着解码工作的深入,更多关于地球的信息被逐步提取出来。能量屏上跳出一组组触目惊心的数据,以红色警示框的形式呈现,让人无法忽视:

-能源状况:化石能源(石油、煤炭、天然气)剩余可开采储量仅20年,较百年前下降75%;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利用率不足15%,储能技术落后,无法满足文明运转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