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来到谈判当日。
金陵大会堂,院外街道两侧拉起了警戒线,安保人员列队而立,但依旧挡不住汹涌的人流。
无数金陵市民自发赶来,只为给华国代表团助威。
大会堂入口处,国内外媒体早已架好长枪短炮,唯恐错过任何一个历史性的瞬间。
在人群的最前方,一位满头银发的抗战老兵坐在轮椅上,胸口别着几枚金灿灿的勋章。
广场另一角,几十名小学生戴着鲜艳的红领巾,跟着老师高喊:
“少年强,则国强!振兴中华!”
而在人群之中,年轻的大学生们举着一块块自制牌子,手臂高高扬起,上面写着:
“历史不可忘!尊严当自守!”
当华国代表团的车队缓缓驶入院内,门口立刻爆发出排山倒海般的呼喊声。
“娃儿们,上谈判桌,要硬气!这是金陵,是咱流过血的地方!”
“我们就在这里等你们!”
“让小日子们知道咱们的厉害!”
任星云坐在车窗后,望着外面一张张满怀期待的面孔,心头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责任感。
这场冲突,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因自己而起,正因如此,他选择主动加入谈判团,为的就是要给无数华国人民一个交代。
......
就在华国代表团进入会场十分钟后,霓虹代表团的车队也姗姗驶来。
现场的上千民众看到后,原本的欢呼声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沉默。
几秒钟后,嘘声、怒骂声、口号声如同海啸般爆发。
“还我同胞血债!”
“认罪!道歉!”
“小日子,我艹你姥姥!”
“我们在这里,为三十万同胞讨公道!”
就在霓虹车队即将驶入会堂时,突然有数人从人群中冲出,拦在车前,随后七八人齐齐举起手中的布料。
一幅长达二十余米的巨型海报,缓缓在车队前展开。
海报的左边,印着数十张黑白照片:残破的街道、倒下的妇孺、冰冷的尸堆。
海报的右边,则是密密麻麻的数万个金陵惨案遇难者名单。
海报的最上端,用血红色的日语书写着六个大字:
“霓虹,向历史谢罪!”
原本在会堂入口的媒体,见到这一幕纷纷涌了上去,闪光灯不断炸开,记录下这震撼的一幕。
车厢里,十余名霓虹谈判员望着外面愤怒的华国人群,一个个脸色僵硬,心中发毛。
这种场面,他们这辈子都未经历过...
直到五分钟后,保安和警察才温和的把人劝离。随着车队驶进大会堂的院子,外面的呼喊声逐渐被隔绝。
但车厢内没人开口,所有人都在消化刚才看到的一切。
终于,一名年轻的霓虹谈判员忍不住压低声音,问道:“山本阁下,我们这次的任务是什么?”
“真的是要逼迫华国撤销所有反制措施吗?”
说到最后,他忍不住朝车窗外看了一眼,眼中仍有余悸:
“我怕我们,会被外面那些愤怒的华国人撕碎……”
坐在前排的山本回过头,看着面前略显紧张的年轻人,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
“春日君,不要被他们吓住。”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轻蔑:
“华国人,最会的就是虚张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