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凛冬将至
12月初,除了白牙,几乎所有岛礁都已经完成了疏散。
到这个时候为止,民众还是比较乐观的,主要原因是气象台和天文台联合发布的海啸预警,在不断的数据更新中渐渐推迟,强度也在逐渐降低。
原本预计在明年2月4日就要冲击白牙岛的海啸,已经推迟了11天;而华夏沙盘上,染成红色和橙色(震级5级及以上)的部分也在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大片蓝色(4级及以下),很好地舒缓了民众紧张的神经。
洛书明白这是从晚明就布局的“隐器收容”开始起效果了,但民众只以为这是所谓的“特大海啸”雷声大雨点小的证明。
在沿海地区生活过的人,应该都习惯了这样的事:天气预报说某某12级台风后天登陆,到了后天又说大后天,几次延迟后台风改道了,或者在海上徘徊太久,等到登陆时已经没有预报的那么可怕。
民众的乐观就是基于这种预期:“特大海啸”就像台风,终究会在海上渐渐消弭。
“牧场物语之白牙岛上的脆皮大学生”已经播出十多集,成为有史以来累计观看量最高的节目。跟随记录,能看到白牙岛已经一点一点发生了变化:
由于岛礁面积很小,第一个“幸存者基地”的选址也没有多少可纠结的,刨除很可能“半夜闹鬼”的密大(可以打野但不适合作为基地),再刨去楼房密度太大,地震时不够安全的居民区,最后在农田旁边圈了一块地。
为了防御海啸,首先在外围种上一圈树。留足“倒杆距离”后,再围着基地修一圈孔布网和弹簧结构的“防浪墙”。
注:电网术语,可以简单理解为一根电线杆倒了不会砸到另一根的距离,这里指树倒了不会砸到墙。
基地建筑最后融合了各种防震设计,堪称究极缝合怪:以木质材料为主,降低“水泥砸脸”的概率;使用能够削弱冲击的弯曲支柱;设计橡胶隔离层,允许建筑“位移而不散架”等等。
说实话,已经有点过了,属于8级地震都晃不散的程度。观众不知道的是,建筑上甚至还刻有最后一道“连山学防线”——由扭曲的“蛇”“河流”组成的四十六号符文“回溯”,在必要的时候,把建筑瞬间修复到过去的样子。当然,只有亚空间已经降临了,或者事先拉一个“混沌气泡”,才能生效。
农田实验也效果斐然。
从生物学的角度解释,“混沌气泡”和“加速生长”产生的效果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触发作物的随机变异。
基因测序分析结果显示(有些植株不用测序也能用肉眼看出性状的改变),变异程度跟接受了高强度辐射效果相当,但总的来说,因为方向似乎完全随机,恰好变成有毒植株的几率还是很低的。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浅水养殖项目中:在“混沌气泡”中待过一段时间的鱼,也会逐渐出现异变。
与变异作物类似,异变恰好导致毒性的概率也很低,理论上仍旧可以冒一点风险食用。但值得注意的是,并不只是在“混沌气泡”中用“快速生长”催生的鱼苗会发生变异,就连只是丢进去养了几天的大鱼,或者说“泡澡鱼”,也不能幸免。
一般来说,人类理解的“变异”,是指后代逐渐发生基因改变,但“混沌气泡”的克苏鲁之处在于,即使是成年体在其中待得久了,也会累积突变。这种突变看起来随机,但似乎又有某种规律,至少绝大部分个体不会因为变异死亡,只会奇形怪状——仿佛背后有“神之手”的调节。
“好的,大母神莎布尼古拉斯是真的。”
“↑请使用连山术语,人家是青铜神树。”
食物变异并不是最恐怖的,更让人担心的是人类并不能脱离生物的范畴,显然也会变异!
“事情真的克苏鲁起来了。”
“大家先别慌,目前突变最明显、性状改变肉眼可见的,都是子代个体,成年体的突变率还是比较低的。泡澡鱼其实还好,不测基因都看不出来。也许我们直到老死都不会变成怪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