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晚明风云(一)
在玩家翘首等待“丧尸Go”联机版更新的时候,洛书也等到了她期待的祈祷。
连山委员会没有提前知会她,很可能这只是一次“试探性祈祷”,但时间之早让她颇有些吃惊——洛书原本以为能从19世纪末开始布局就很不错了。
祈祷的时间节点是晚明“格物”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779年。
“格物”这个年号,很不符合大明的法统,取的是“格物致知”之意,是晚明最后一个被华夏承认的皇帝朱慈烁(民主革命运动后,晚明流亡班子先后又拥立了几个皇帝,但华夏不予承认),在日不落帝国率先发明珍妮纺纱机,引起民众极大不满后,为了表示“大力发展科技、不在工业革命中落后”的决心,而定下的年号。
但是显然,光有口号和决心是不够的。直到格物十五年,朱慈烁治下的大明依然需要大量采购日不落帝国的机器、火铳和铁甲轮船。士大夫们嘴上虽然不再把这些称作“奇巧淫技”,但心里其实还是不以为意的:造不如买,买不如租,反正大明富裕,有什么要紧的?
那是一个神奇的时代,一个苦难的时代,也是一个风云激荡的时代。
神奇之处在于,你会看到许多印象中八竿子打不着的东西,在同一个镜框里出现。
譬如书肆里除了四书五经、话本杂文,还有专门的分区,卖的是《万有引力》《物种起源》(达尔文的大作在西方是禁书,在晚明却相当受追捧,虽然也被士大夫们痛批“辱没祖宗”,但年轻人逆反起来了,非瞅瞅“猴子怎么变成人”不可),甚至还有《鲁滨逊漂流记》《哈姆雷特》等等。
科学著作和纯粹的文学作品都好说,可以大大方方摆出来卖,但如果你想看点儿真的“禁书”,就得去找老板私下聊。
画风大概是这样的:
“掌柜,有没有新书啊?”
“嘿,那货架上可不都是新书?”
“我的意思是‘那种’新书,您懂的。”
“我这是正经书肆,没有那种书。”
“掌柜您信我啊,我是‘基督山笑笑生’介绍来的。您看,这是他的亲笔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