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禁区(十五)(1 / 2)

第146章禁区(十五)

伊凡·康斯坦丁诺维奇收起了他营业性质的笑容,显然,在讨论这个话题的时候,很少有人能笑得出来:“我明白。但这也不等于‘复活教’的宗旨是纯粹的欺骗。如果没有安德烈的努力,事故在1985年就应该发生了。”

洛书:“仅仅拖延一年,有实际意义吗?”

“对那些多活了一年的人,有,”伊凡郑重道:“癌症患者为昂贵的药物和治疗方案买单,很多时候不也只是多活几年吗?”

“只要活下去,或许有一天,就会出现新的治疗手段。其中最极端的,那些人体冷冻实验的志愿者,不就是抱着如此的希望吗?”

伊凡·康斯坦丁诺维奇:“人类无法预测未来,所以永远不能断言前方没有路。退一万步,就算是纯粹无谓的挣扎,我们也不会放弃拯救自己的祖国。”

洛书听出他们为此策划不是一两天了:“那你们有什么计划?”

华夏人未必想拯救苏维埃,但切尔诺兹克核事故这样的人道主义灾难是任何人都不想看到的,更何况切尔诺兹克如今的现状,显然已经变成了全人类头上的定时炸弹。

伊凡·康斯坦丁诺维奇显然是个聪明人,没有提及任何与政治相关的诉求,一切围绕核事故:“这些年来,我们搜集了事故几乎所有的回忆录,调查了事故前,几乎每一个在核电站工作的人,他们的姓名、生平,推演了数十种事故发生的可能方式。”

他拿出平板,打开一张关系网图,里面是密密麻麻的人名和照片,从切尔诺兹克核电站总设计师到每一名一线操作工人的排班表,谁是谁的上级,谁是谁的班长,谁有缺勤和违规操作记录……

当然还有各种为了节约成本造成的安全漏洞,包括但不限于缺失的混凝土保护罩和那该死的石墨控制棒。

其中一些人是洛书熟悉的,在帮助安德烈清扫邪教活动的过程中,她不是跟这些人打过照面,就是干脆降临过他们;而另外一些则是她不曾接触的,现在看来,每一个人都可能是定时炸弹。

“我们做了一切可能的准备,唯一缺失的,就是向帮助过安德烈的神祈祷的方式。”伊凡:“无论这位神是不是‘安魂’,有什么目的,祂既然帮助过我们一次,就有可能帮助我们第二次。”

“安德烈把事故拖延了一年,那么如果有十个安德烈呢?如果有一百个、一千个呢?”

“我们已经征集了一百多名尚在人世的、切尔诺兹克事故的幸存者,以及上千名虽然并非事故亲历者,但愿意前往普布利亚拯救祖国的志愿者。”

“目前在您的帮助下,已经有人得到了‘安魂’模糊的回应,我代表所有人,向您表示感谢与敬意。如果您还有关于‘安魂’的信息,请告诉我们——这对我们至关重要,我们愿意用所有能拿出来的东西交换。”

测试成功以后,洛书就只回应了寥寥几人的祈祷,当有人使用“加亿点力量与体质”时,她似乎也有模糊的感觉,但没有探究,反正是“自动审批”模式,于是当伊凡说有一千多个安德烈备选排队准备拯救祖国时,她的第一反应是:这是什么让人头皮发麻的工作量……

伊凡:“事实上,随着北亚美利加的衰落,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从自由民主的骗局中醒悟,选择加入我们。如果不是我们在1985年还未出生,愿意参与这项伟大事业的,远远不止千人。”

洛书立刻想起“大纸人召唤术”,心道当时没出生也没有关系,但很快叫停了这个想法:工作量不能再加了!

但问题是:这真的可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