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大明:朱元璋捡到了我的手机 > 第223章 赎罪银,买命钱!

第223章 赎罪银,买命钱!(1 / 2)

“还有谁,不信咱就是朱元璋,大可再站出来说上一说。”

朱元璋身体前倾,左手搭在左腿的膝盖处,面露威仪,一身天子龙威之气俯冲而散。

顿时,这奉天殿的群臣百官还有那武将勋贵之内的众人半分不敢言,其中,成国公朱纯臣瑟瑟发抖,自朱棣靖难之后,勋贵就以英国公一脉为首,可惜到了这崇祯朝,英国公府势弱,如今勋贵势力当以成国公府为首。

太康伯张国纪同样发抖,不过却是兴奋的,心中激动不已。

“太祖皇帝!居然真的是太祖皇帝,他老人家真的回来了,我大明有救了!”

……

作为武将勋贵一方,成国公朱纯臣他们这些人,对继位不过数载时光的朱由俭丝毫不惧,再加上还有着文臣势力,他们更是安然无恙。

可当太祖皇帝朱元璋出现在这奉天大殿之上,一瞬间,关于这位太祖皇帝洪武朝所记载的众多作风事迹,顷刻间便涌来,灌入到满朝勋贵大臣们脑海里,他们个个可谓都是胆颤心惊、怕得要命。

“没人敢说,还是依旧有人怀疑?”

朱元璋扫了下方的群臣百官一眼,最后望向朱纯臣道:“朱纯臣,你乃朱能的子孙,武将勋贵之首,可对咱的身份有所怀疑?”

闻言,朱纯臣身子一软,便已是推金山倒玉柱般,忙跪了下去:“太祖皇帝在上,微臣见过太祖皇帝。”

随着朱纯臣拜倒下去,他这一派的人顿时齐齐拜倒了一片。

“微臣张国纪拜见太祖皇帝。”

“微臣王升参见太祖皇帝。”

“臣刘文炳……”

一个照面的功夫,武将勋贵们集体投降,全部开始齐齐跪拜参见,他们摆明心思,实在不愿同这位太祖皇帝作对。

而在文臣这一边,站在最前方的首辅温体仁,眼角余光恨铁不成钢地看了那群武将勋贵一眼,哪怕此时面对这位龙椅之上极有可能,真的还阳归来的太祖皇帝朱元璋,他亦是心头生起巨震。

身为内阁首辅,温体仁这份养气功夫还是有的,可如今武将勋贵们集体跪拜,文臣这一边若是敢有什么反抗之举,恐怕方才那些被锦衣卫带下去的官员便是前车之鉴。

到了这一刻,温体仁已然没得选择,若是文武百官同心协力,或许还有可能和这位太祖皇帝再继续斗上一斗,可这一开始便已然是一败涂地。

定了定神,温体仁俯身跪拜行礼道:“老臣温体仁,拜见太祖皇帝,臣在任首辅多年,却使得流寇遍地,大明千疮百孔,微臣有罪,还请太祖皇帝治罪。”

温体仁一来就主动请罪,这样,朱元璋即使有再大的怒气,也不会拿他开刀,文人的脑袋可是比武将们要来的“有用”得多啊!

而随着温体仁的主动跪拜请罪,在他身后一众官员,内阁大学士钱士升、王应熊、张至发,兵部尚书张凤翼、兵部侍郎杨嗣昌等六部尚书也全都齐齐跪下,口中皆都放声高喊道:“臣等参见太祖高皇帝,微臣无用,使得当下大明已到这日薄西山之势,还请太祖皇帝治罪。”

“诸卿都起来吧!”闻言,朱元璋沉默了一会儿,才说道。

“谢太祖陛下!此次太祖陛下复生,定能挽救我大明江山社稷!”群臣顺势起身,然后齐声说道,彷佛他们对于朱元璋的复生归来,很是高兴,至于心里怎么想的,也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

听到这些话,朱元璋嘴角冷笑了一下,本以为自己今日要大动干戈,才能彻底掌控局势,没想到,这些大臣居然如此软弱,如此臣子,大明焉能不亡?

此时的朱元璋有些想念胡惟庸他们了,虽然他们都是为了一己之私,跟自己对着干,但至少他们的骨头还没有现在的这群人这么软。

“诸卿之前的事,咱也就不计较了,毕竟那时候,咱还没来,但如今,咱既然来了,这朝堂之事,咱不想再听到任何反对的声音,想来大家都看过史书,知道咱的手段吧!咱可不想再把那些手段加诸在诸位头上。”对于这些软骨头,朱元璋也懒得再多说什么,直接出言,威胁道。

“臣等不敢,谨遵陛下之命!”听到这话,群臣顿时嘴角抽了抽,洪武朝的那些事在他们眼里简直是罄竹难书,没想到今日朱元璋竟然复活了,此刻,绝大部分大臣都害怕极了,想着直接辞官得了,可他们不敢。

见此情景,朱元璋满意的点了点头,而一旁的朱由检则一脸的激动,他怎么也没想到,太虚皇帝的随便几句话,就能够让群臣不敢吱声,若是自己有这种威望,哪里还怕什么流寇,后金呀!

这一刻,朱由检知道自己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

狠话已经说完了,该进入正题了,朱元璋直接说道:“如今国朝势微,国库空虚,百官勋贵该与国同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嘉定伯,你身为皇亲国戚,平日里皇室赏赐也很多,然咱昨日让人前往你府上,你捐了多少钱呀?”话音刚落,朱元璋的目光就直接望向了嘉定伯周奎。

在朱元璋看来,朱由俭昨日已同周皇后商讨一番,夫妇二人手段也应当布置齐全,自是要开着一个好头的才对,随后,群臣百官个个捐银钱事宜也就能够就此定下。

不仅能够缓和一下这大明一朝的财政情况,先将辽东还有其他边镇的军饷拨上一部分,随后也能够截留其中的一部分,尽快在这京畿之地训练新军,甚至还能够再次巩固他这个太祖皇帝在这群臣百官之中的威信,可谓是一举三得。

但让朱元璋万万想不到的是,智者千虑,终有一失。

只见嘉定伯周奎徐徐走出,他面色间尽是纠结反复,内心不断暗忖着:太祖皇帝这宫里面的流言竟然是真的,那么如此一来,本国丈到底该拿多少银子?

周奎昨日想的是拿五百两,“照顾”一下朱由检这个女婿的面子也就罢了,等到半夜时分,女儿从宫里面给他带来了价值五千两的首饰,自己从里面截留一千五百两,最后捐赠四千两,绝对够了。

可现如今太祖皇帝一事居然是真的,让周奎不由得在心里面继续权衡利弊,思索起这全新的价码来……

周奎走出,踉跄几步,思绪翻滚,

在步伐稍一停下时,他便躬身行礼,垂头低去,口中大声言道:“回太祖皇帝,微臣愿捐银钱五千两。”

在周奎看来,昨日他本想捐四千两,如今看在太祖皇帝的面子上加上一千两,应当是够了的,要知道这可是一千两,在如今的京城能买上不少少女,甚至还能买好几个扬州瘦马,太祖皇帝的胃口应该不会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