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皇帝垂问(2 / 2)

前日安平侯世子夫人抢收庄稼,派人和臣庄子的庄头提点了两句,说怕天气有变。

臣的老母亲听后便信了,也跟着安排人收了庄稼,并在家中安排了防水措施。”

王右相附和道:“臣家也是受了安平侯世子夫人的提点,家中老母提前做了安排。”

皇帝皱眉,神色有一瞬间的茫然。

“安平侯府?哪一家?”

王右相道:“半个月前,安平侯世子被人举报贪墨,后调查发现他没去过衙门,系人陷害。

陛下便罚了他半年的俸禄,人至今还在御史台关着呢。”

皇帝对这事儿有印象,顿时想起来了。

“哦,就是那个请人代签到的李慕啊。”

“没错,正是他家。”

皇帝捻了捻胡须。

“安平侯府如何知道天气有变?”

这个问题没人能回答皇帝。

皇帝又问:“卫言何在?”

卫言连忙出列。

“臣在。”

“朕听说你提前在城内加挖了不少排水沟,还派人帮城中百姓修葺了房顶。

这次汴京城内百姓极少受灾,你当居首功。”

皇帝忽然话锋一转,“卫卿为何会在暴雨来之前就先加挖水渠,修葺房顶?

莫非你也提前得到了安平侯府的提点?”

卫言迟疑一瞬。

这么说似乎也没错。

他的消息来源于沈琮,而沈琮的消息来源于安平侯府的那位南柯小姑娘。

正要开口,外面忽然传来一道虚弱的声音。

“他是听我说的。”

沈琮裹着厚厚的披风走进来,头发上还带着湿漉漉的水汽,脸色白到近乎透明。

皇帝皱眉,起身大步走下台阶。

“胡闹,这么大的雨你不在家里安心躲雨,跑宫里做什么?”

一边摸了一下他的手,又试了试他手里的小暖炉。

“你看看你的手跟淬了冰碴子似的,暖炉也不热了,丁旺,立刻去换个新暖炉来,再给宣王那把椅子过来,上面铺个毛毯子。”

“是,陛下。”

沈琮笑了笑,“皇兄,不用这么麻烦。”

皇帝瞪了他一眼。

“你闭嘴,自己身子什么样没一点数吗?”

众位大臣对此情形见怪不怪。

皇帝对沈琮这位年纪比他小二十四岁的弟弟宠爱备至。

十二年前,太后那时还是皇后,生下沈琮后,身体虚弱,无暇顾及幼子,便将他交给了长子。

沈琮可以说是由皇帝一手带大的。

一阵忙碌后,沈琮被安置在铺了毛毯子的椅子上,手里还抱着热乎乎的手炉。

主动说起刚才的话题,“皇兄送给我的庄子在赤县,恰好挨着安平侯世子夫人的嫁妆田。

安平侯世子夫人派人来告知抢收庄稼的事,恰好我也在庄子上休养,卫言去探望我,听了几句。”

卫言连忙点头。

“是,臣抱着宁可信其有的想法,回城安排人加挖了排水沟,修葺房屋,想着万一有暴雨也能应对一二。

即便没有暴雨,加挖排水沟,修葺房屋,也是造福于民嘛。”

皇帝听了更加糊涂了。

“连钦天监都没算出来的消息,安平侯府怎么会知道有暴雨?”

目光落在刚被内侍捡了放在桌子上的奏折。

奏折是赵鸿写的。

“臣查赤县堤坝年久失修,今天气有变,恐有决堤之险。”

赵鸿也提前知道天气有变的事......

这年头,什么人都比钦天监的人厉害了?

赵鸿就是这个时候被内侍引着进了大殿。

“臣赵鸿拜见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