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杀!都杀了!(1 / 2)

就在场面陷入僵持、气氛几近凝固之际,一个沉稳而清越的声音打破了混乱:

“我认为,孟小姐和季先生还是留下来更为妥当。”

众人循声望去——风浩然已从容不迫地向前一步。

雨水顺着他棱角分明的下颌线滑落,他衣衫虽湿,却依旧挺拔如松,举手投足间自有一股久居高位者特有的气度与威压。

他的目光扫过脸色苍白、手指微颤的孟星辰,又掠过强作镇定却眼神闪烁的季海洋,语气平和却不容置喙:

“孟小姐体质单薄,海上风浪颠簸,恐难承受;季先生虽勇气可嘉,但‘怕水’这一弱点,短时间内难以克服。若强行登船,不仅难以发挥作用,反而可能因突发晕眩或恐慌,危及自身乃至全船安危。”

他转向杨不凡,逻辑缜密,条理清晰:“让他们留在相对安全的地道,既能规避不必要的风险,也能增强地下避难所的应急力量。毕竟——”

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瞥了一眼风柏泉等人,“地道内的情况,未必就比海上简单。”

这番话让原本坚决要同行的孟星辰和季海洋都愣住了。

孟星辰咬着下唇,眼眶泛红,却无法反驳风浩然句句在理的分析。

季海洋更是下意识地攥紧了拳头——他不怕死,却怕拖累别人。他确实怕水,这个弱点在此时显得如此致命。

杨不凡眸光微闪,脑海中飞速权衡。

风浩然作为这个世界的“天命之子”,他的建议确实在理——

季海洋若上船,非但无法照看孟星辰,反而很可能还需要孟星辰照顾他;但留在地道就不一样了,有季海洋这么个人高马大的大小伙儿在,即使孟星辰的叔叔婶婶有什么有阴谋诡计也没有施展的余地。

“就这么定了。”杨不凡斩钉截铁,“孟孟,海洋,你们留下。”

季海洋胸膛剧烈起伏,内心如潮翻涌。他渴望并肩作战,却更不愿被视作“累赘”。

“你们一定要协助陈婶子,维护地道的秩序,保障大家的安全,积极等待救援。”

杨不凡特意加重了“安全”二字,目光若有所指地掠过风柏泉、关江流、覃紫苏一行人。

当听到杨不凡将如此重任托付给他时,一股强烈的责任感瞬间涌上心头。

他深吸一口气,挺直腰板,声音铿锵有力:“杨姐放心!只要我季海洋还有一口气在,就绝不会让地道里出任何乱子!我一定会保护好孟孟,保护好每一位乡亲!”

他转身握住孟星辰冰凉的手,眼神坚定如磐石:“孟孟,我们就留在这里,让大家没有后顾之忧。”

孟星辰的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她看着杨不凡坚毅的面容,又望向季海洋可靠的眼神,终于哽咽着点头:“我......明白了......杨姐,你们一定要平安归来......”

一旁的王翠芬脸色变幻莫测。

起初她对这个安排颇为不满——让季海洋这个碍事的小子留下来,岂不是要在关键时刻坏她的好事?但转念一想:多一个青壮年在地道里,确实能增加安全感。万一真有什么不测,这小子还能当个挡箭牌......

她脸上那夸张的哭容立刻收敛,假意抹着眼泪道:“这样也好,这样也好......星星留下来,婶婶我也能安心些......”

她还想再说什么,却被杨不凡一道冰冷如霜的目光钉在原地,吓得她喉头一哽,硬生生把后半句咽了回去。

祠堂那两扇沉重的木门在狂风中“吱嘎”作响,仿佛为即将分别的两队人马奏响悲壮序曲。

至此,在这风雨如磐、危机四伏的深夜里,两队人马在祠堂门口,怀着截然不同的心境,毅然决然地分道扬镳。

一队,以杨不凡、村长陈伯和老船长为首,带领着二十余名熟悉水性的村民和自愿参战的嘉宾。

他们肩披雨衣,手握渔叉、柴刀、火油罐......

他们眼神如淬火之钢,唇线紧抿,像扑火的飞蛾般无畏,又像出鞘的利剑般锋利,迈着坚定的步伐,义无反顾地踏入雨幕之中,透着一去不返的决绝。

他们的背影在狂风暴雨中显得如此渺小,仿佛随时都会被这狂暴的自然之力吞噬,却又如此高大伟岸,因为他们的肩上,承载着整个渔村生存的最后希望。

另一队,在村长夫人陈婶的带领下,由老弱妇孺和那些选择退缩的嘉宾组成。

他们互相搀扶着,在泥泞湿滑的山路上深一脚浅一脚地艰难前行。

雨水模糊了他们的视线,狂风吹得他们步履蹒跚。

队伍中,不时有村民频频回望码头方向,双手合十,嘴唇无声地翕动着,为另一队人默默祈祷;孩童们紧拽各自母亲、亲人的衣角,小脸上写满了恐惧与不解;季海洋牢牢护在孟星辰身边,成为她最坚实的依靠......

而风柏泉、覃紫苏之流,则只顾低着头,用衣物紧紧裹住自己,他们紧紧跟着队伍,每一步都走得心惊胆战,满心满眼都是对自身安危的极度忧虑。

覃紫苏甚至不小心滑了一跤,溅起的泥水弄脏了她的裙摆,让她发出压抑的惊呼,却不敢停步抱怨——生怕被遗弃在这风雨孤岛。

漆黑的孤岛在暴风雨中颤抖,咆哮的狂风卷起巨浪,狠狠拍打着礁石。

这片天地间仿佛以祠堂为界限,被分成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一条通向充满血与火、危机四伏的战场,那里有铮铮铁骨在怒涛中砥砺;

一条通向阴暗潮湿却暂时安全的避难所,那里是漫长的等待、黑暗中的守望。

大船离岸,汽笛未鸣,唯有狂风又起,雨越下越大,仿佛要将世间一切悲欢都冲刷干净。

两队人渐行渐远,最终尽数没入茫茫雨幕。

祠堂前的泥泞脚印,很快被新雨冲刷干净,仿佛从未有人来过。

可这片土地,记得......

~~~~~~~~~~~~~~~~~~~~~~~~~~~~~~~~~~~~~~~~~~~~~~~~~~~~~~~~~~~~~~~~~~~~~~~~~~~~~~~~~~~~~~

鹰嘴礁海域,狂风如怒龙咆哮,卷起咸腥的海水砸在“望汐号”的船舷上,发出沉闷而暴烈的轰响。

雨幕如织,天地间一片混沌。

三艘漆黑如墨的冲锋艇如鬼魅般破浪而来,艇首探照灯的光柱撕裂雨帘,如同死神冰冷的目光,在汹涌波涛间疯狂扫视,搜寻着猎物。

“准备!”杨不凡立于船头,雨水浸透的黑发紧贴脸颊,可她的眼神却比这暴风雨夜的寒冰更冷、更锐。

她手中紧握的,是从那两名“美术生”行李中搜出的伪装成画具的微型冲锋枪,冰冷的金属触感让她体内的某种东西正在苏醒。

“砰!砰!砰!”

是战争打响的信号。

几乎在同一瞬间,冲锋艇上传来落水声、惊叫与气急败坏的“八嘎!”——第一轮突袭得手!小日子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慌乱中有人直接被掀入海中。

但敌人很快反应过来。

密集的子弹呼啸着撕裂雨幕,打在“望汐号”的船体上,迸溅出刺目的火星。

“快帮忙!”老船长嘶吼着,与大副一同猛打船舵,庞大的渔船以一个惊险的倾斜,险之又险地避开了最密集的火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