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君若是收李景孝为徒的话,这买卖对于老君来说,其实也算是一门划算的买卖。
而对李景孝来说,只要确认和老君的师徒关系,等于就有了圣人当靠山。
今后《太清大道真经》和《八九玄功》升级的速度,必然会快很多。
封神里的老君,对待徒弟的态度,比西游里的老君还是有不小的区别的。
西游里,三清是道祖的存在,又没外敌和竞争对手。
所以西游里的老君,就显得有些懒散和保守。
可封神里,三清看似是亲兄弟,可相互之间的竞争还是不小的。
毕竟阐教和截教都是大教,争夺资源的同时,也争夺人族信仰。
否则截教也不会有那么多的弟子入世,在殷商做官。
闻仲这个截教三代亲传弟子,不仅是三朝元老,还官居太师之位。
居文臣之首的同时,居然还能统帅大军出征。
还领兵在外,一待就是十年、十几年不回朝。
可以说,出则为帅,归朝则是丞相级别的人。
实打实的殷商朝臣第一人。
而截教还有很多门人弟子,在殷商各地为将。
大多还是一城、一地的主将,掌握了大量的军政大权。
和殷商之间的利益牵扯极深。
说白了,这些截教弟子流连人世间的繁华、富贵和权柄的同时。
一定程度上,也为截教争夺到人族的信仰和香火。
这对太上老君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所以阐教和截教之间的争斗,老君其实必然站在阐教这边。
免得将来人族只知通天教主和截教,而不拜、不供奉老君这个人教教主。
而且除了阐教和截教之外,还有个西方教,躲在西方虎视眈眈。
但凡人族里,出了些天赋好,机缘好的苗子。
很多都被西方教和准提道人给忽悠去了西方。
也难怪老君会利用多宝道人,分化西方教,搞出个佛教去分西方教的信仰和权柄。
只是老君信奉‘清静无为’,门下弟子很少。
此时亲传弟子,也就玄都大法师一个。
同时,拿得出手的弟子,也只有玄都一人。
什么事都亲力亲为,可不符合他圣人的牌面。
而李景孝已经打的阐教、截教诸多二代弟子没脾气。
承认李景孝出自太清门下,对老君的好处确实极多。
而李景孝今后行事,只要没闹到天怒人怨,那他就真的能横行无忌、无人敢招惹的地步。
这么一想,李景孝对于拜师老君,也就心甘情愿起来。
不过,李景孝心里不是没遗憾。
要是能拜师鸿钧老祖就好了,可惜来到封神世界多年,连见道祖一面的机会都没有。
而且李景孝自问,自己也确实没什么拿得出手的好处,能给鸿钧老祖。
人家也就没必要收他为徒。
毕竟鸿钧老祖早已经收徒三清和女娲娘娘,就连接引道人和准提道人,也是记名弟子。
六个圣人当徒弟,自己又是道祖,再怎么看好李景孝的天赋和未来。
顶多也就是再多一个圣人而已。
换成李景孝是鸿钧道祖,或许更愿意李景孝成为自己的徒孙,以护卫道门的利益。
毕竟封神之后,六位圣人都被禁足。
虽然还是能离开自己的道场,在三界内走动。
但道祖明确说过,三界发生的事,除非危及到这个世界的安全,否则不准他们六个再掺和。
如此一来,想发扬光大和守护道门,就得靠三代、四代徒孙们了。
所以李景孝越是厉害,一定程度上来说,对道祖和道门也是有好处的。
想到这,李景孝忽然就心念一动。
自己身怀混沌钟当底牌,却又不敢真的拿出来用。
所以要是能为道门立下不小的功劳,再趁机去一趟紫霄宫拜见师祖。
说不定人家道祖就愿意认下,混沌钟是他赐给李景孝的这个锅。
到那时候,混沌钟想用就用。
谁敢抢,那是打道祖的脸。
更别说,还有老君这个师父在,敢抢混沌钟的人,也得顾忌老君的报复。
而且说真的,真正有能力抢夺混沌钟的,也就老君之外的五位圣人。
元始天尊大概率不会,他手里的盘古幡,威力不比混沌钟差。
而且两件先天至宝,都是偏攻伐类的法宝。
多一件,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但后果却是得罪老君,甚至是道祖。
这买卖实在不怎么划算。
通天教主就更不会,诛仙四剑和剑阵图,才是世间一等一的攻伐至宝。
而且通天教主的为人,比元始天尊直率、坦荡多了。
女娲娘娘手里,法宝虽然不少,可先天至宝级别的,却一件都没有。
实力又弱于三清,即便抢走了混沌钟,大概率也挡不住老君联合元始天尊逼上门讨要回来。
所以真正会动心思,还有可能真的下手的,算来算去也就西方教的接引道人和准提道人。
而接引向来隐藏在幕后,真正动手的基本上都是准提道人。
但李景孝可不是‘攻强守弱’的孔宣。
孔宣名气那么大,战绩也确实辉煌,可这家伙却防不住邓婵玉的‘五光石’。
还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被‘五光石’打中和打伤。
可见孔宣的防御能力和肉身实力,确实弱的有些离谱。
准提道人只是动用了‘七宝妙树’,就轻松镇压了孔宣。
但李景孝一身的防御法宝,而且一旦把混沌钟祭在自己头顶防御。
准提道人想轻松拿下他,就没那么容易了。
只要短时间内,没法拿住李景孝,那李景孝多的是时间向老君求援。
甚至还能向元始天尊求援。
就连通天教主,大概率也愿意帮李景孝的同时,趁机教训准提道人一顿。
这么一想,李景孝心里不由暗乐。
骗走三霄、彩云、石矶不仅‘人财两得’,通天教主等于成了李景孝的老丈人。
所以李景孝才敢说,只要他没做天怒人怨的事,在这三界内确实能横行无忌的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