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局在志愿军顽强的坑道防御和机动反击下,陷入艰苦的拉锯战。
巨大的伤亡和物资消耗让美国国内反战情绪高涨,“联合国军”司令部被迫再次尝试谈判。
这一次第五次战役可不算失败,志愿军也没有蒙受太大的损失。
所以首长放心的坐飞机回国汇报去了,志愿军这边就由姜老爷子作为代司令,负责统筹全军。
既然美军重启谈判,姜老爷子这位重量级人物自然不可能去参与,除非是李奇微亲自来找姜老爷子谈判。
经过反复磋扯,地点最终定在了三八线以南、由中朝联军控制的开城市郊来凤庄——一座传统的朝鲜式庭院。
美方代表为美国海军中将乔埃尔(C.TurnerJoy)。
中方代表则为志愿军副司令员郑大龙。
上午,三辆悬挂着巨大白旗的美军吉普车,在数辆装甲车护送下,沿着临津江公路驶向来凤庄。
车内,乔埃尔中将整理着领带,对副官低语:
“记住,谈判从我们进入对方控制区就开始了。
仔细观察一切,他们的装备、士气、甚至表情。”
车队驶近谈判区哨卡。执勤的志愿军战士王大山和战友们早已接到命令:
保持警戒,不主动挑衅,但绝不容许侵犯。
美方车辆故意放缓速度,记者和随行军官纷纷举起相机,对准道路两旁警戒的志愿军战士和他们的装备。
意图拍摄下对方“落后寒酸”的景象,作为后续谈判的心理筹码。
他们觉得志愿军的武器装备虽然好,但是后勤肯定很垃圾,他们希望看到志愿军窘迫的模样!
镜头聚焦在一名年轻战士身上,他身上的军装洗得发白,手中的五六式冲锋枪却擦得锃亮。
一名美军记者甚至将镜头几乎怼到战士脸上,企图捕捉其“营养不良”的面容。
年轻的战士面色紧绷,眼神坚毅,身体站得笔直,对镜头不予理会。
但当一名美军军官跳下吉普车,试图更近距离地拍摄战士们脚上磨损的胶鞋和身后简陋的工事时。
王大山猛地向前一步,“咔嚓”一声清脆利落地上膛,黑洞洞的枪口直接指向那名军官的脚下地面!
“S!(站住!)”王大山用战前紧急学会的英语单词怒吼道,声音如同炸雷。
虽然发音生硬,但其中的警告意味毋庸置疑。
所有美军人员瞬间僵住,笑容凝固在脸上。
记者们的相机下意识地放下了。
现场气氛骤然紧张!陪同的美军警卫也立刻伸手摸向腰间的枪套。
王大山毫无惧色,他目光如炬,死死盯着对方,手指稳稳地扣在扳机护圈上。
他身边的战友们也同时持枪上前,组成一道坚定的防线。
虽然没有更多言语,但那凛然不可侵犯的气势和随时准备开火的姿态,形成了巨大的威慑。
此时,中方首席代表郑大龙副司令员带着参谋人员恰好从院内走出,目睹了这一幕。
他并没有立即呵斥自己的战士,而是先冷冷地扫视了美方人员一眼,
然后才用沉稳而不容置疑的语气对王大山说道:
“把枪收起来。对待客人,要有礼貌。”但他的眼神分明传递着赞许。
随后,郑大龙转向乔埃尔,语气平和却带着钢铁般的内核:
“乔埃尔将军,这里是军事区。我的士兵在执行他们的职责——保护谈判代表的安全。
我想,您的人也应该遵守相应的纪律。我们希望谈判在相互尊重的环境下进行,不是吗?”
乔埃尔中将脸色一阵青白,他完全没料到中方反应如此迅速强硬。
他尴尬地咳嗽了一声,转身对下属和记者们厉声训斥:“都把相机收起来!遵守规定!”
一场精心策划的挑衅,在志愿军战士毫不犹豫的枪口和指挥员不卑不亢的强硬下,瞬间瓦解。
这个小插曲让美方代表一行的气焰明显收敛了许多。
在后续进入会场时,他们的步伐和神态都庄重了不少。
他们意识到,对面这些看似装备简陋的中国军人,内心却拥有着无比强大的尊严和意志。
他们或许缺少先进的相机和吉普车,但他们绝不缺少扞卫荣誉的勇气和决心。
然后就是冗长的谈判内容,我军谈判人员不卑不亢,有理有据,沉着应对。
志愿军首席代表郑大龙副司令员手指沉稳地点在地图上那条着名的纬度线——三八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