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阳光如同熔岩般腐蚀着大地,烤得焦烫,仿佛连远近的空气都颤抖着。
街道两旁,树叶低垂,偶有一阵风吹过,却没有清凉之感,更多的是置身于火炉内部,热浪连连。
行人亦是匆匆,汗水打湿衣襟,每一步都显得格外伺候沉重。
一路走来,临近傍晚。
街角的茶馆,有不少文人墨客摇着蒲扇,品着清茶,试图在阴处背光之时躲着酷热。
尽管又走了才半条街。
夜幕来临之际,但余热还未曾散去。
路过一片民巷,人们纷纷摆出竹凳,躺在自家院边,乘凉聊天。
仅仅微风拂过,孩子们也都撒欢儿地在路边疯跑,嘴里不断喊着嬉笑,手中拿着的风车不停地打转。
连爱儿一路南下,也是见过些大城的风光。
这里的民风不是一般的开放,到底是江南养人啊!
人民群众都是这般享受生活的。
她翻过第六座桥,来到城中心,夜色也是彻底暗淡下来。
石板路上,灯火阑珊。
各式各样的灯笼高高挂起,将整条街都照得如同白昼。
人声鼎沸的场景和傍晚时分完全不同。
商贩走卒背着大小包出摊卖货,妇女带着孩子一起挑挑拣拣,好不快乐!
一段段令人驻足观望的评弹,听得叫人直呼过瘾,吴语交响着柔情动人的歌喉。
眼前河床中央游船划过,留下一道长长地波痕,水面倒映着灯光与月光,美不胜收。
她一路上不再关心别的,今日一进苏州城,就开始收集打听了不少关于顾家的事情。
只可惜顾家只有祖宅留在城中,且好几年久不出世,很多本地人都已经不记得了。
好在连爱儿这次没有作罢,换了别的思路。
她依稀还记得顾畔之讲过,他老家有个亲戚好像是总兵头头来着!
找着找着肚子不争气的咕咕直叫,她刚好见到面前有一家面馆,卸下背包走近,“老伯,来碗牛肉面吧!”
本来忙着添柴火,穿着背心的老者直起腰杆,用淳朴的笑容迎接客人,“姑娘稍等,老汉儿呀,这就给你切肉去。”
连爱儿一屁股坐下,才后知后觉自己的小腿抽筋酸疼。
她面露难色,用手不停的敲打肿胀的腿。
连爱儿将地图放到一旁,又揉了揉太阳穴,疲乏的身子才算是得到应有的休息。
“牛肉面一碗,姑娘这是送的例汤。慢慢吃,小心烫!”
“谢谢老伯,再帮我单独切份牛肉吧!我带走!”
老伯脸上顿时露出更开心的笑容,“好好好,姑娘稍等。”
连爱儿先喝了一口热汤,牛肉味席卷整个味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