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权利归众生!(1 / 2)

知道学生会会长,为什么要吃人血馒头么?

因为只有吃了人血馒头,才有改天换地的力量。

没有力量,对于坏人来说,你就没有一点压迫感。

而不吃人血馒头。

愿意奉献自己的热血来添砖加瓦的人绝大多数都不是聪明人。

那些蠢人会把自己的热血给其他坏人吃,还以为自己是什么英雄。

而聪明的好人为了保全自己,为了教导更多的人,从价值的角度又不愿意让自己轻易死去,死得价值微弱。

求生欲是每个人都有的……

考虑到人心和现实,绝大多数的理想都无法通过纯粹的方式来实现。

如此一来。

那么对抗坏人,只有一个出路。

吃人血馒头,然后用吃人血馒头获得的力量,震慑那些坏人,让他们不敢吃人血馒头。

当世间没有其他吃人血馒头的人之后,这个吃着人血馒头的人,就是真正的好人。

祈祷是没有用的。

唯有真正的流血才能得到好的结果。

这里要注意的一点就是。

吃人血馒头的那个好人,必须要确保自己每一次做事的结果,是自己吃掉的人血馒头大于对方失去的人血馒头。

一旦你吃得多,却没做出实际效果,你就变成了此前,你心目中罪恶的典型了。

请记住,哪怕再肮脏的环境之中,清白都不是原罪!

这句话应该这么说。

在肮脏的环境之中,清白也会被定罪。

它们那些畜生可以给我们定罪,但我们不应该承认。

哪怕是反讽,哪怕是自嘲。

也不应当这么说。

因为,绝大多数的人没有思考能力。

没写错,就是没有思考能力。

思考,思考。

思维和考虑。

没有人教过他们,遇到问题不光要想答案,还要想问题。

想答案是想问题的解法,哪怕是用了问题的条件也不算是想问题。

想问题是想问题本身,将问题进行解析和剖析。

思考是有两层含义的,一层是思,一层是考。

完整的含义,才是思考。

很多人用思考这个词来代称思的过程,这也是这个词的一般用法。

可是……

你有思考过这个问题么?

这句话里的‘思考’可是和平时的‘思考’完全不一样。

这里的思考含义是你要抓住问题本身,要的不是问题的答案,而是问题的解析,出题人的意图等等。

一种思考,两种用法。

蠢人只会思。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里的思,我认为应该取的是思考中‘思’这个字的意思,而不是‘思考’这完整一个词的含义。

也就是说,在过去。

思和思考或许是分开来算的。

上面这句是我猜的哈,具体我也不知道。

没有经过完整的“思考”的人是没有自己的“思想”的。

唐月的变化,就是从“思”到“思考”的一个过程。

“思想”是什么?“思想”是一个人通过“思考”诞生的想法的集合。

好像有这么一句话吧。

勤加思考,就能有自己的思想和想法。

如果没有这一句话,那么这一句话就是我说的。

将“思”和“思考”分开后,你应该能够知道“思考”是什么了?

由此可推,你是否有自己的“思想”和“想法”。

有“思想”的人,在面对问题时,总会习惯性“思考”比“思”考更多。

你有自己的“思想”么?

“想法”是脱胎于“思想”的。

小孩子往往不知道该怎么做,没有选择权。

那就是因为他没有“思想”。

有些人会把多年来对“经验”的“模仿”当做“想法”,认为自己是个有“个人思想”的人。

额……怎么说呢,很难评。

这种人连“思想”都算不上,更别提什么“个人思想”了。

如何分辨这种人呢,其实不是太好分辨。

这种人其实很多的,通用的特点就是在年纪越大的时候,思维就越固化,难以接受新事物。

这其实并不是他们的接受能力下降了,而是因为他们的“模仿”能力下降了。

“模仿”是“学习”和“认知”的途径之一。

拥有“思想”的人往往是“与时俱进”的。

或许随着年龄的增长,“与时俱进”的能力会慢慢下降,但也不会被说成是“老顽固”。

就“生存能力”这一点来看,其实“拥有思想”和“纯粹模仿”的区别并不会有太大的差距。

区别只在于,“纯粹模仿”的蠢人在一番哲学的思考后往往会陷入虚无主义。

因为他们连“自由”都是假的。

而只有“拥有思想”的人,能够更深刻更切实地体会到“自由”的美好。

当然,这不是说“纯粹模仿”就不能体会到“自由”。

他们还是能够感受到“自由”的快乐的。

只是,哪怕“自由”的物质精神条件都满足,拥有着“自由”,他们也无法真切地感受到“自由”,心里永远有着一种空虚感。

对于“纯粹模仿”的蠢人来说,他们的欲望是无法得到满足的,“自由”的缺失会让他们感到精神空虚。

蠢人完成一个目标后,必须马上去追赶下一个目标,不然就会陷入“精神空虚”。

而有思想的人不会这样,有思想的人只有在穷的时候,才会感到“精神空虚”。

因为“精神空虚”归根结底,其实就是“自由”的缺失。

对于蠢人来说,“自由”是短暂的,是虚无缥缈的,他们只有在追逐“欲望(自由)”的过程中,才能感受到“自由”。

这些蠢人到死都不会知道,他们其实想要的不是满足自己的欲望,他们也不是欲望无限大。

蠢人们只是缺少真正的“自由”,将“追逐自由”的过程当做了“满足欲望”。

一群沙*。

而往往是这群沙人掌控着世界,因为他们始终在追逐着,永远不缺少动力。

他们从未真正拥有“自由”,所以他们不会因为“自由”而满足和停留,不会因为“自由”而产生“道德底线”。

他们的“道德底线”非常灵活,完全属于“自定义”。

所以说……

有思想的人们啊!

当你们再次得到“自由”的时候,千万不要再因为满足而停留。

为了守护更多有思想的人们!

为了让“自由”的权利能够掌握在人们自己的手中!

为了这崇高的目标!

让我们为了真正的“自由”能够延续下去而努力奋斗!

同志们!

——出自“铭天客手书”

(以上内容不涉及任何现实,不讽刺或针对任何现象和人,仅作为小说世界观补充,解释权归属作者所有。非引战,非水军,非反串。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危险动作,虚构内容,请勿模仿。不针对任何群体,无性别对立。仅为小说世界观点,不包含任何隐喻,暗示,碰瓷,蹭热度的想法,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当然您要是有不同观点欢迎评论区礼貌指出。狗头保命。)

……我是分割线……

这几章总结起来,就是讲了一下。

思想是什么。

比如有的人,有时会觉得自己与众不同,特殊于其他人,但又说不出什么格外明确的特点。

其实这就是思想的雏形。

读书可以开智,但不是必然开智。

想要读懂书,则必然需要开智。

“开智”是“读懂”一本书的必要条件。

“开智”其实就是,意味着一个人有了自己的“思考”。

这份“思考”或多或少,都有可能,但不会没有。

有可能,“思考”很少。

所以,并不是每一个“开智”的人都有自己的“思想”。

“思想”,是需要“思考”来堆砌的。

在很久之前,我就觉得自己与众不同。

但要说出自己优点的时候,我却很难把这些表达出来。

这是因为什么呢?

随着“思考”,我逐渐获得了答案。

“思想”不代表“表达”。

我“思考”了,所以我有了“思想”,我有“思想”不代表我能把我的“思想”表达出来。

这注定是要吃亏的。

我见到了形形色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