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内阁(上)(2 / 2)

不过,尽管心里这般想着,但朱英嘴上却并未停顿,而是继续侃侃而谈起来:“孙儿觉得呀,内阁里面的成员不能仅仅局限于那些上了年纪的老家伙们。还应该吸纳一些诸如翰林院的年轻学士啦,亦或是近些年来崭露头角的新科状元等等这类年轻人进入其中。毕竟他们所处的视角与那些老臣们有所不同,能够提出别具一格的见解和建议。如此一来,皇上所能做出的选择自然也就更多样化啦!”

朱元璋默默地颔首,表示认可。此时此刻,若有纸笔在手,他定然会迫不及待地将朱英所言一一记录下来,因为这些话语可都是他大孙子日后的斐然政绩呐!

就在这时,朱元璋脑海中忽地闪过一个念头,随即打断朱英道:“大孙啊,你方才所讲皆无差错,但这内阁的成员究竟应授予几品的官职为宜呢?”

朱英微微一笑,缓声道:“自然不可赐予过高品级。倘若给予过高,那朝堂之上的诸位尚书、侍郎们定会如群鸦乱噪般喋喋不休!”

朱元璋闻此言语,心中不禁一震,未曾料到朱英竟连如此细微之处都考虑周全。

实际上,关于这个问题,朱元璋早在最初便心生疑惑,只是当时唯恐打断朱英的思绪,故而隐忍未发。

毕竟今日朱英所展现出的见识与谋略已令他深感震撼!

原本朱元璋打算待回宫后寻几位大臣共同商议一番,但终究还是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想要听听朱英对此事的看法。

只见朱元璋面带微笑,和声向朱英询问道:“大孙,依你之见,给予几品官职最为妥当?”

朱英不假思索地答道:“至多五品足矣!”

朱元璋听闻此言,不禁大惊失色,满脸惊愕地望着朱英。要知道,内阁可是能够直接向皇帝进言献策、提供重要建议的关键组织,其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然而,令朱元璋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朱英竟然只将这个拥有如此大权的机构中的官员设定为区区五品而已。

朱元璋原本心中所想,即便内阁的官职无法与尚书那等正二品的高位相媲美,但起码也应该类似于侍郎那般,给予一个正三品的官衔才较为合理。毕竟,这可是能够左右朝政决策、对国家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职位啊!

朱元璋满心狐疑,眉头紧皱,实在难以理解朱英为何会做出这样的安排。他忍不住开口询问道:“大孙啊,这给皇帝提建议可是一项极其重大的权力,你怎么就只给了个五品官呢?”言语之中,透露出他深深的不解和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