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节当天,江启明也赶来帮忙。他穿着一身浅蓝色的衬衫,穿梭在游客中,时不时为陈月禾搭把手。当看到一位老大娘对着图谱中的重楼好奇地询问时,江启明笑着走上前:“大娘,这是望月山的珍贵草药,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现在我们有专家指导,已经培育出了人工幼苗,以后就能让更多人受益了。”
老大娘点点头,指着图谱上的字迹问:“这是陈医生的笔迹吧?当年他还帮我治过腿疾呢,真是个好人。”
江启明的眼中闪过一丝追忆:“是啊,我父亲总说,陈医生是个仁心仁术的好大夫。现在月禾继承了他的衣钵,把望月山房办得越来越好。”
陈月禾恰好走过来,听到两人的对话,心中暖暖的。她想起爷爷生前常说的话:“医者,仁心也。只要能为病人解除痛苦,再辛苦也值得。”如今,她不仅在传承爷爷的医术,更在传承这份医者仁心。
民俗节快结束时,一位穿着西装的中年男人来到体验区,自称是做健康产业的企业家,名叫王健。他看着展示架上的草药产品,眼中满是兴趣:“陈女士,我一直想做传统草药相关的项目,今天看到你们的产品,觉得很有潜力。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合作的意向?”
陈月禾请他到二楼的阅览室详谈。王健喝了一口桂花茶,开门见山地说:“我想投资望月山房,扩大生产规模,把草药产品推向全国甚至海外。我可以提供资金和销售渠道,你们负责保证产品质量。”
这个提议让陈月禾有些心动,但她没有立刻答应:“王总,感谢你的认可。但望月山房的理念是‘宁缺毋滥’,扩大生产可以,但不能影响产品质量。而且,我们的草药种植都是原生态的,短期内很难大幅提高产量。”
“这一点我明白,”王健笑着说,“我不是要你们急于求成,而是想建立长期合作。我们可以先建立标准化的生产车间,引进先进的检测设备,保证每一批产品都符合标准。同时,我可以帮你们对接更多的种植基地,推广你们的原生态种植技术,这样既能扩大产量,又能保证品质。”
江启明恰好进来送茶水,听到两人的谈话,补充道:“王总提到的标准化生产,其实我们一直在考虑。现在有了实习基地,未来可以培养更多的技术人才,为扩大生产提供支持。”
陈月禾沉吟片刻,觉得王健的提议确实可行。她看着桌上的《陈氏草药图谱》,心中有了决定:“王总,我们可以合作,但我有一个要求,所有产品都必须保留望月山房的传统工艺,不能为了追求效率而简化炮制流程。”
“这是自然,”王健立刻答应,“传统工艺是望月山房的核心竞争力,我一定会尊重你们的理念。”
两人当场达成初步合作意向,约定一周后签订正式协议。送走王健后,江启明看着陈月禾,眼中满是欣慰:“月禾,你越来越有你爷爷的风范了,既坚守原则,又懂得变通。”
陈月禾笑了笑:“其实我也很忐忑,但我相信爷爷在天有灵,会支持我的决定。而且,有大家的帮助,我觉得我们一定能做好。”
接下来的日子里,陈月禾一边忙着实习生的教学工作,一边和王健对接合作的相关事宜。赵叔叔和林晚阿姨也帮着出谋划策,赵叔叔负责制定草药炮制的标准化流程,林晚阿姨则提出了产品包装的改进建议,希望在保留中式风格的同时,更符合年轻人的审美。
实习生们也主动帮忙,周明宇整理了大量的草药临床数据,为产品的功效验证提供支持;李萌萌则设计了几款新的产品包装草图,其中一款以望月山的风景为背景,手绘的草药图案栩栩如生,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张磊则利用自己的西医知识,协助制定了产品的质量检测标准,确保产品的安全性。
合作协议签订的那天,王健带着团队来到望月山房。陈月禾领着他们参观了药圃、炮制房和标本馆,当看到墙上挂着的爷爷的行医执照和当年的患者感谢信时,王健感慨道:“陈女士,望月山房不仅有好的产品,更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正是我最看重的。”
签约仪式在院子里举行,青瓦屋檐下挂满了红灯笼,空气中弥漫着桂花和草药混合的香气。林晚阿姨端来象征着“合作共赢”的莲子羹,大家围坐在一起,脸上都洋溢着笑容。陈月禾举起茶杯:“感谢王总的信任,也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望月山房的草药文化一定会发扬光大。”
“干杯!”众人齐声说道,茶杯碰撞的清脆声响,在青瓦巷的上空久久回荡。
合作项目启动后,望月山房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