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如意回到北城的时候,学校的工作已经分配下来了。
她被分配到了协和医院,同时接受了母校的邀请,在校任教。
之后的十年时间,沈如意的身影忙碌在一线临床,大学讲堂以及医学实验室。
她像一个陀螺般的不停旋转着,日子过得忙碌又充实。
在这忙碌又充实的日子里,她倒是也有空闲时间。
只是她只要空闲下来,某个男人肯定就贴上来了。
十年之后,进入九十年代。
华国的经济像是坐上了火箭一般,彻底进入了快车道。
但同时也迎来了国企下岗潮。
国企改革,让原本的铁饭碗不再吃香,不仅许多原本打算端着铁饭碗在国营工厂里混一辈子日子的,这时候没了饭碗。
就连许多勤劳踏实,认真工作的好工人,也因为工厂倒闭,失去了工作,失去了一家人赖以生存的资本。
这一年的冬天,对于下岗工人来说,特别的寒冷。
不少工人为了养活一家人,拖家带口的出去摆地摊,做小生意。
但这对沈国强来说,却是一个机会。
因为国营工厂的倒闭,国家进一步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沈国强早就想要建立的制药厂,在这种背景下,终于获得了批准。
另一边,袁野的药厂现在除了生产各种抗生素之外,还开发许多的新药产线。
工厂由原来的两百亩面积,已经扩大了三个园区,加起来整整两千亩土地的大工厂。
而每年只是他分给沈如意的专利分红,就足有几千万之多。
肖红梅和何珍珠合伙开的店铺也越来越多。
如今她们已经有了自己的品牌,而找工厂代工贴牌也已经满足不了她们的需求了。
沈如意给了她们建议,让她们趁着这个机会自己去南边看看能不能买地建厂,或者最好是能够买下要打包出售的国营工厂。
若是都不行,也可以关注一下有没有接受民间投资的国营服装厂,她们注资,公私合营也是不错的选择。
最后肖红梅和何珍珠不仅投资了一家快要倒闭的国营服装厂,还自己买了一块两百亩的地,建了她们的第一家自己的服装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