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下新的画面出现了。
【对于集权和分权,其实还要从真正的历史案例中去分析。】
【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理论再怎么丰富和正确,那也只是理论,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只能叫做猜想。】
【比如数学中很多的猜想,比如物理学家对于天文物理,对微观物理的一些猜想。】
【真正要把理论变成真理,那只有通过非常严谨的科学实验。】
【接下来咱们来看一看,周公旦当年是怎么选择的】
【权力又是如何来展现出它的特性。】
大周,
召公毕公和周公旦等一些姬周的开国大臣们,主要是一些姬姓的宗族们,
他们正在商讨一件大事,那就是关于集权和分权!
可以说每一个王朝的第一件开国大事,其实就是讨论他整个制度建设过程中,到底是要集权还是要分权。
这就跟我们所认知中的世界一样,任何一个国家,他在开国之后,最先要确立的就是它整体的制度,是走向集权还是走向分权。
因为只有确定了这个,接下来的步骤,才是如何去选择符合集权和分权的组织架构。
集权有集权的统治方式,分权有分权的架构原则。
姬姓的宗族们当时就表态了:
“那肯定要分权,当年商纣王就是要集权,才搞得天下大乱!正所谓以史为鉴,我们就应该吸取当年殷商灭亡的教训。”
“对对对,姬旦,这一点你一定要清楚,你不能骄傲自负,权力只有越分散,才能够阻止天子无德,而造成的危害。”
“咱们的姬周天子可不能像商纣王那样刚愎自用。”
要知道在古代的思想流派中,分权的思想,其实越往上走,他占的比例越大。
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他们都不是皇帝和君王,他们从来不会站在一个王朝的角度去考虑,
他们考虑问题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考虑。
身为一个臣子或者家族的族长,你愿意皇帝和君王是集权的吗?
肯定不愿意呀!
所以他们用屁股决定脑袋,久而久之他们对分权的思想就特别推崇,非常反感集权的思想。
其实大部分人都一样!
姬周没有统一天下的时候,他们是姬姓诸侯的下属分支,那肯定义不容辞的坚定分权的思想,
只有分权的思想,他们这些姬姓的诸侯才能够获得最大的好处!
而当姬姓成为天下之主后,他们就会选择集权吗?
那肯定是错的!
你可以想象一下,包括韩信,包括各个朝代的一些异姓王或者封疆大吏,他们绝对是推崇分权思想。
因为只有分权的思想下,他们才能获得高度的自治权。
所以当姬周建立了天下之后,这些诸侯反而越来越坚定执行分权的思想。
甚至连当时的召公毕公这些人,他们都觉得是分权的好!
这一场宗族大会开完,周公旦愁眉不展。
等人都走光了之后,召公和毕工就问他:“姬旦,你为什么这样忧虑呢?”
周公旦就给他们说:“我忧虑的是你们两个是个傻子!”
召公毕公当时都快气疯了,心想,虽然你是兄长,但你也不能这么诽谤人啊!
看这两个兄弟还不服气,周公旦就对他们说:“我知道你们为什么要支持宗族推行分权的想法,因为你们把自己定位成了一个诸侯。”
召公和毕公呵呵一笑,“难道我们不是吗?”
周公旦看着两人,然后幽幽地说出了一句话:
“那如果我说咱们来一个分陕而治呢?”
“天子垂拱而治,大权由我们三兄弟三分天下。”
“陕西地区归我所管辖,陕东地区由召公你来管辖。”
“而南部的接近楚蛮之地和东南夷由毕公来管辖,”
“天子完全不管事,那你说现在咱们三个应该推行集权还是分权呢?”
周公旦说完这句话后,召公重重地一拍桌子大吼道:
“我召国国君一直自认是一心为公,一心只有姬姓的宗族社稷,分权如此不智的想法,我怎么可能会支持呢?”
“我肯定是要支持集权的!”
毕公当时也表示:
“之前都是被宗族之人给迷了心窍,世上哪有分权能让宗族变得越来越强大的道理呢?”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宗族何必要分出嫡庶来呢?”
“直接分家不就完事了吗?”
“所以集权那肯定是对的,但分权一定是错的!”
【对,其实周公旦,他想要推行在天子层面的分权,而实现整个姬姓宗族的权力集中,其实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分散而治!】
【因为分散而治,最后是把权力集中在了三个人手中,就是周公旦,召公和毕公手中。】
【他们三脉彻底的把控了整个姬周的朝政!】
【也是他们三个极力推崇周公旦所设立的制度。】
【这就是当年周公旦对于集权和分权所采取的一项措施。】
【聪明人做事的方式就是给自己找盟友!】
【如果当年周公旦一个人想要完成集权的话,他不愿意让人参与到权力分配的蛋糕中来,那么他是不可能做成这件事情的。】
【正是因为周公旦把召公和毕公这两脉拉进来了,他们三脉就是整个姬姓宗族中最强大的!】
【你说,这是集权,还是分权?】
(我这下看得更明白了,其实很简单,所谓的集权和分权之争,其实就是那些人站的位置不一样!召公毕公如果是诸侯想要给天子集权,他们肯定不愿意,但如果你把权力集中在召公毕公手中,他们肯定是举三条腿赞成!)
(没想到分陕而治,竟然还有这么一种历史意义,我以为的分陕而治,是分权之下的产物,结果你告诉我这是集权!历史果然是必须要对照着相关学科来看的,比如说社会学和政治学以及管理学。)
(说一句实在话,我在现实中就碰到这样的例子,你要把我们部门合并到其他部门去,那我肯定是反对的,但是你要把别的部门合并到我的部门,让我的职位上升了,那我肯定是举双手赞成的!)
(通透,这简直太通透了,这就是聪明人的做法呀!)
…………
三国,
张飞一拍大腿,感觉自己明悟了。
“原来历史竟这么简单!”
“这就跟行军打仗一模一样,”
“两军会师了以后,这个军队的最高指挥权归谁?”
“如果让黄忠那个老卒成为了两军的指挥,那俺肯定是反对的呀,要是让俺当的话,那俺张翼德肯定是赞成的。”
“如果俺反对的话,那俺肯定就会说合兵一处是错的!”
“如果俺赞成的话,俺一定说合兵一处才能够发挥最大的战力。”
“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双标吗?”
“俺感觉俺都学会了!”
关羽直接给张飞竖了一个大拇指。
理解的还真到位。
其实现实就是这么个意思,博主是按照所谓的政治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出发,
其实关羽用人性更好的来理解这件事情。
有利于自己的事情,你肯定是支持的。
而不利于自己的事情,那肯定是反对的!
如果权力跟人性挂钩,那么权力让自己变得更集中更强大,那绝对是他必须得选择。
没有人会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弱小,变得被谁都可以踩两脚,这才是真正的反人性!
…………
大明,
崇祯猛猛地点头。
他感觉现在才像是真正地去看历史,这就是博主说的历史,从各个角度去看都必须是正确的。
只有这样的历史才能经得起推敲,才能更接近于真实。
因为真实存在的事情,它不光是要符合所谓的算学物理学化学,还得要符合社会学,政治学,人文学,
因为这些学科它不是先有理论,再出现一个现实,
很多学科其实就是对现实规律的一种总结。
包括物理等,这也是为什么物理学放在更高的维度,就可能出错,这是因为,现在我们观察的一切,都是对现有维度的物理规律的总结。
尤其是人文类的学科,你的人文类学科得出的结论,如果违背了整个现实的环境,那就只能说明是错的!
崇祯赶紧用毛笔记下了自己的感悟。
“原来历史上真的不存在所谓的分权思想,分权思想就是想分别人的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