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矛盾爆发(2 / 2)

“张导,我觉得我演的没有问题,就是要笑成那样,才能把角色内心的兴奋,完全体现出来。”于洋毫不示弱。

张浩冷着脸:“我是导演,这部电影如何拍摄,我说了算!”

于洋嘴角上翘:“这部电影的灵魂是我,导演可以换,我能换?”

“换了我,谁来演?”

张浩无法反驳。

自于洋火了后,市面上多了许多模仿他风格的演员,但没有人掌握到精髓,于洋依然是无可替代的“无厘头之王”。

《九品芝麻官》想取得好票房,于洋必须是主演,这是无可置疑的事情。

导演换成谁都行,只要主角还是于洋,最终的票房不会差到哪去。

张浩感觉极其憋屈。

他已经很久没在片场,体会到这种被压制的感觉。

“张导,我知道你以前拍的都是大片,是国际知名的大导演。”

于洋甩了甩手上的剧本,笑道:“但现在是拍喜剧片,无论哪一部喜剧片,都是演员比导演重要,喜剧片最看重的是演员的表演,剧情甚至都要排后面。”

“你的那些特效,在喜剧片里不管用,喜剧片看的是人。”

“不要折腾了,按我说的拍,你老老实实拿导演片酬,舒服赚钱不好吗?”

张浩对于洋这一通怼,气的面红耳赤,可他又不得不承认于洋说的是对的。

其他喜剧演员敢在他面前说这话,他能骂的对方一脸口水。

但于洋真的有这种底气!

两人其实都没错,错的是创作理念不同。

张浩的执导比较偏正统路子,于洋则剑走偏锋。

实际上到现在为止,于洋的“无厘头风格”也依然没得到传统表演界的认可。

去年于洋主演的票房成绩非常亮眼,但在各种电影奖项上,于洋颗粒无收,甚至连提名都没有。

有评委在接受拜访的时候直接发言,“于洋不是在演戏,他是在发癫!发癫也能拿奖,那还要我们这些评委干嘛?评比谁更能发癫吗?”

市面上目前那么多模仿于洋的演员,他们并不是真的认可于洋的表演风格,只是因为这种套路赚钱罢了。

但今年模仿的演员渐渐少了,大家发现观众似乎只认于洋,对其他风格相近的演员并不认可。

同样是无厘头风格的电影,票房差到不忍直视,且演员还被观众骂到抑郁。

一种表演风格,如果只能一个人吃到饭,就注定会成为大家攻击的对象。

于洋现在就处于这种情况,各种专业影评人,把他批的一无是处,说他是在哗众取宠,表演没有任何营养。

那些老学究更是一提到他就黑脸,认为他会带坏演艺界的后辈,让他们走到歪路上。

其实他们更想骂的是林一凡,因为于洋说过是林一凡启发了他。

没人高骂。

林一凡是娱乐圈大佬,星光娱乐现在又偏向制片业务。

整个娱乐圈的演员,以后都有可能出演星光娱乐的影视剧。

骂林一凡?

他记恨了怎么办?

就算自己不怕,自己的亲戚朋友,门生故旧呢?

林一凡迁怒他们,他们不会怪林一凡,只会去找害他们被牵连的人算账。

而于洋就不一样了,他只是个明星,星光娱乐也不会因为他被骂了几句,就费劲巴拉的找人麻烦。

毕竟被骂几句,又不会影响到于洋的票房号召力。

相反,星光娱乐还巴不得骂的狠一点。

这样热度才高,能让更多人关注到于洋,变相的增加于洋的票房号召力。

但于洋本人对自己不受到认可,极其不满。

谁说的表演只能遵守既定框架,他突然常规的表演获得了观众的认可,那表演界该做的就不是打压,而是学习发展。

恨屋及乌。

对张浩这位正统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的大导演,于洋自然不可能给好脸色,尤其是张浩也不是特别认可他的情况下,两边的矛盾一直在积累。

直到现在的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