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六章 掘根(1 / 2)

广汉郡有五大世家,杜常费何龚。

其中只有费永是比较听话的,他在广汉郡的建设初期,诚心付出了许多,因此成为县令。

所以,在第二天下午,到达雒县郡府的,也只有他一人。

另外四个家主都没有来,只是派出了使者,询问到底是什么事。

“人总是会审时度势的。”

唐禹躺在院子里晒着太阳,端着茶杯喝了一口,笑道:“你看他们之前多老实,现在知道我没兵了,一个个就不给面子了。”

费永苦笑道:“唐公,在属下看来,他们是怕鸿门宴。”

唐禹道:“可以说是鸿门宴,但五百刀斧手倒不至于,我不屑于用这种计谋,因为在这个层级,刺杀这种事还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所以…”

他回头看向另外几个家族的代表,道:“你们回去吧,让常璩、杜诚、龚商和何韬亲自来。”

“跟他们说清楚,不会有什么刀斧手,只是谈事情罢了。”

“当然了,实在不想来那就不来,只是之后发生什么事,就没机会商议了。”

“我唐禹做事向来光明磊落,但还不算是优柔寡断之人,他们应该心中清楚。”

打发走了几个使者,唐禹又躺了下来,扭了扭脖子,道:“昨晚有点落枕了,这段时间真是一个好觉都没有。”

“费永啊,现在广汉郡不好过,你应该猜得到世家要流血了。”

费永耸了耸肩,道:“流就流呗,无非是散尽家财嘛,我不在乎。”

唐禹诧异道:“怎么个说法?说实话,我还没想好要你们世家散尽家财呢,你站在世家的立场,怎么考虑的?”

费永无奈笑道:“说实话,世家肯定是不舍得白花钱出去的,谁愿意天天吃亏?”

“我也一样啊,作为费家的家主,几百年积累的东西,当然不愿意白送出去。”

“如果我是王导、庾亮、桓彝,那什么也不说了,想要我吃亏,门儿都没有。”

“可费家算什么东西?一个郡的家族之一罢了,就算唐公一直不动我们,我们也终归只是三流小家族。”

说到这里,他叹息道:“我是有点野心的,我愿意散尽家财跟着唐公混,做到更高的位置,建立一个大的家族。”

“所以我不认为我吃亏了,我只是在为自己铺路。”

“将来唐公得了天下,我不说郡公、县公,封个侯爵,领一郡之地总可以吧,那也比现在强太多了。”

唐禹点头道:“那就说得通了,只是不知道他们是否说得通。”

费永笑道:“世家总是欺善怕恶、踩低捧高的。”

唐禹很耐心等待着。

他陪费永等到天黑,吃了晚饭,才终于等到了另外四个家主的到来。

此刻,天空已经是缀满星辰,夜风吹拂着,那温和的力量似乎在宣告春天的结束。

今年似乎没有春天,毕竟转眼都五月了。

“坐吧。”

唐禹依旧在院子里的躺椅上,身边摆着热茶。

后院的亭子中,王徽正在弹琴,兴致很高。

几个家主对视一眼,心情有些忐忑地坐了下来。

唐禹道:“在家见你们,总比在郡府见你们要好。”

常璩低声道:“唐公若是需要什么帮助,我们也愿意适当付出。”

来的路上,几个人显然商量好了,既然躲不掉,就适当给点儿。

唐禹摇头道:“找你们来,是想给你们讲一讲历史。”

“你们是贵族,也算是博览群书,谁能和我聊聊商鞅变法啊?”

众人搞不清楚他的意思,只好尴尬笑着。

唐禹道:“常璩,据说你是很有学问的,最近闲着没事儿,似乎在著书?”

常璩点头道:“嗯,在写我们蜀地的地方志。”

唐禹笑道:“看来这个问题你是最擅长的,说说吧,商鞅变法为什么能成功啊?”

常璩思索了片刻,才道:“立木为信,打下变法根基。《垦草令》开启序幕,削弱了贵族、官吏的特权,保护了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