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他自己也在消化和确认刚刚看到的这段记载。
他抬起头,对着镜头露出了一个非常生动的、哭笑不得的表情:
“呃……这个……说到魏后的教育方式,我这里找到的一些比较偏门的史料记载。
她采用的方法……还真是挺……挺别出心裁的。
或者说,超前得有点让人目瞪口呆。”
弹幕立刻被他的表情和语气勾起了强烈的好奇心:
““怎么个别出心裁法?快说快说!””
““别卖关子!我板凳都搬好了!””
““难道比现代鸡娃还狠?””
……
“首先,在最基础的喂养这一项上,魏后就展现出了与当时宫廷惯例截然不同的做法。”
“当然那个时候的魏后还不是魏后,她初入秦王后宫的时候,份位是良人。因生育秦太宗也就是当时的十六公子嬴昭有功,晋封为美人。”
阿文伸出一根手指,“当时的魏后,也就是魏美人坚持只让乳母喂奶到秦太宗周岁的年纪,然后便非常果断地给他断奶了。”
一些弹幕表示不解。
““这有啥特别的?
古代很多孩子不都是一岁左右断奶吗?””
““感觉还算正常操作啊?””
“你们懂什么,在皇室或者王室就是不正常的。或者说在权贵人家是不正常的。”
“我看到有观众提到了关键点,没错在大环境都喂到两三岁的情况下,魏后的喂养方式就显得有些不同了。”
大秦世界的权贵人家都点头表示赞同。
秦始皇嬴政则开始琢磨,难道真的是因为昭和暻,以及曦的早早断奶养育,才使得他们更聪明。
天幕还在继续。
“别急,重点不在于断奶的时间,而在于断奶之前的铺垫。”
主播阿文强调道,伸出第二根手指。
“在秦太宗还是十六公子嬴昭才七八个月大的时候,魏后就已经开始有计划地给他添加各种精心制作的、细腻的糊状辅食了。
比如用肉汤熬煮并研磨得极碎的米粥、熟透的果泥、蔬菜泥之类。
这在普通人家或许不稀奇,但在乳母哺育至三四岁视为常态、甚至是一种身份象征的王室宫廷里,绝对算是非常前卫和大胆的育儿理念了。”
阿文说到这里顿了顿,脸上的不可思议之情更加浓郁,甚至带着点讲述奇闻异事的语气,伸出了第三根手指。
“然而,更绝的、更让我个人觉得匪夷所思的还在后面。
一些野史笔记甚至声称,魏后似乎在十六公子嬴昭只有几个月大,还完全不会说话,只能用哭声和咿咿呀呀来表达需求的时候,就开始有意识地在一些小事上给他立规矩了。
比如,记载中提到,如果十六公子嬴昭因为想要某个不该玩的东西而明显是在假哭、干嚎没有眼泪,魏后并不会像大多数母亲那样立刻心软满足他。
而是会将他抱在怀里,目光平和而坚定地看着他的眼睛,用一种温和但不容置疑的语气对他说:‘昭儿,别以为装哭,装可怜,母后就会依了你。’”
此言一出,弹幕瞬间如同被投入巨石的湖面,彻底爆炸了。
““几个月大???立规矩???我耳朵没出问题吧?!””
““我特么惊呆了!这是人类幼崽能理解的吗?!””
““魏后是懂教育的……但这未免也太早了吧!””
““不过发生在秦太宗身上的话,这么早开始教育,还能教育出来东西,我竟觉得有理。毕竟那可是秦太宗,那智商肯定和我们这种平常人不一样。””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