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复仇而来的妖鬼171(2 / 2)

朝臣纷纷上奏,称裴家有不臣之心,欲对天子不利,扶持五岁的皇太子登基,做大殷的暗帝。

自然了,这些真相被大众知晓已是二十年后,彼时在多家运作之下,裴氏谋逆案板上钉钉,辩无可辩,无数朝臣请命,严惩裴家、废弃皇后。

大殷建朝多年,世家对皇权的影响根深蒂固。天子或许能违拗一家心意,却无法违拗众世家所请,尤其庶族寒门这一次竟也站到了世家身侧,对裴家发难。

谋逆案发生不过半日,天子便将裴氏合族下狱,三日后,裴家以谋逆之罪被判夷三族,行刑的刽子手足足砍去一百一十颗人头,断了三把刀。

除去裴家人后,众世家又将目光放到裴皇后和皇太子身上。称皇后出身罪族,不配母仪天下,又称虽无证据证明皇太子与谋逆案有关,却也没有证据证明他和此案无关,皇太子身上毕竟流着一半裴氏的血,日后长大恐生反骨——自然,他们没有把话说得这般难听诛心,也不可能真的逼迫皇帝杀死亲子,但是各种各样的挑拨之语从谋逆案发生开始,便没有断过。

孰料天子始终不肯降罪皇后与太子。直至裴皇后诞下公主,悬梁自尽。太子为皇后与天子争执,触怒天子,落得冷宫圈禁的下场。

众世家这才放心。他们费尽心思,不过是为了争一个机会,若不能扳倒太子,即便除掉裴家又有什么意思?难道只为了培养一个对他们有恨的未来天子?

这些人到死都想不到,那个被他们视为废子的八皇子竟有卷土重来的一日,不仅君临天下,还将他们和他们的家族连根拔起,昔年裴家有多惨,他们便有多惨。

关于这一段往事,嘉萝都是从史书上得知。她将帝王本纪、皇后本纪以及名臣传的部分内容拼凑在一起,大致理清了裴皇后的一生,以及裴家由盛转衰、直至湮灭的过程。

不过嘉萝总觉得这件事没有那么简单。

大殷皇帝的后宫多选世家女子,每一代皇帝,包括元庆帝身上都流淌着世家之血,皇室与世家共享天下。

元庆帝的父亲,也就是永安帝,登基之初所纳妃嫔皆出身世家,对世家的态度十分良好。可他却在朝堂上大肆推行新政,扶持寒门,以致世家出身的官员纷纷称病不肯理事,堂堂天子竟然面临无人可用、政令推行困难的尴尬境地。

被世家狠狠摆了一道,几乎丢尽颜面的少年天子终于学会低头服输,不再执着于重用寒门,对政事也失去兴趣,此后数年流连后宫,短短五年,宫里便添了七位皇子、八位公主。

再之后,裴皇后横空出世,永安帝对其珍之爱之,两人恩爱相守五年后,便有了裴氏谋逆案。

裴皇后崩逝后,永安帝因伤恸太过缠绵于病榻,甚至传出咳血的传闻。

众世家为了新的太子人选各自站队,在朝堂上斗得天昏地暗。

半年后,永安帝册封母家势力最为强盛的皇三子为太子。朝中争斗终于消停。许是爱屋及乌,永安帝对太子母家极为重用,不似先前的皇帝,深以外戚为忌。

可惜皇三子时运不济,围猎期间不幸被猛虎咬断一条腿,永安帝大怒,查来查去也找不到人为谋害的证据,最终只惩处了轮值的一干侍卫。可杀再多人,皇三子的腿也回不来了,不得已,永安帝除去皇三子太子之位,册封他为庆王。

太子之位空出,朝堂又是一轮争斗。为平衡朝局,永安帝又册封皇长子为皇太子,同时厚待皇长子已经显出没落之态的母族,扶持他们为皇长子撑腰。皇长子稳坐了三年太子位,却因一场伤寒丧命。

永安帝哀恸不已,又立皇四子为太子。

总之,永安帝给出的太子之位就像一个送命符,给谁谁死。生生葬送了七位皇子。他们的母族也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被下一位太子的支持者清算,下场凄惨。

因此很多人戏称元庆帝命好,本来已经是个前途尽毁的废人,却生生熬死了所有兄长,成为永安帝唯一活下来并且成年的皇子,顺利从永安帝手中接下大殷的江山。

事实就是这样荒诞,嘉萝读这部分史书的时候,险些以为自己出现了幻觉。

因为有用信息太少,嘉萝也不敢随便揣测,但她可以肯定,永安帝一定不简单。

她并没有忘记,永安帝最初对世家的态度,而最终世家的下场她也看到了,永安帝在位最后一年,世家已难成气候,元庆帝继位后,更是对他们毫不留情,经过两朝几十年的打压清算,如今的世家根本没有与皇室共享天下的能力,只能安心做个臣子。

不论过程如何,永安帝打压世家的目的做到了。

嘉萝不知道裴皇后、裴家乃至元庆帝和明珠公主是不是永安帝为实现这一目的的牺牲品。还是说,他们只是世家争斗倾轧下的失败者。

总之,她作为旁观者,只看史书文字还好,如今要亲眼见证这段历史,眼看无数条人命埋葬在权力斗争中,心中多少有些唏嘘。

嘉萝都如此,更别提陆行云了。

恐怕这也是他站在刚出生的明珠公主身边久久不肯挪动脚步的原因。毕竟明珠公主是他生母,而非史书上廖廖几笔便可被写完一生的陌生人。

“公主不哭,公主不怕。”女子上前抱起明珠公主,边哄边喂她喝下鲜羊奶。

公主终于止住哭声。

而嘉萝跟随两个宫女穿过廊道,终于来到一处偏僻荒凉的宫殿,在这里见到公主的哥哥,元庆帝。

此时的元庆帝不过五岁,五官尚未长开,端得一副玉雪可爱的模样。只他面上却流露出这个年纪不该有的悲苦与仇恨。

他坐在地上,背靠床榻,眼睛死死盯着殿门,泪水不断顺着脸颊滑落,声音早已沙哑,却仍固执叫着“母后、母后”。

嘶哑难听的声音在殿内回荡,活似厉鬼喊冤,如泣如诉。

两个宫女听到门缝里传来的声音,小脸吓得惨白,根本不敢靠近殿门,生怕殿内有裴皇后的鬼魂,否则八皇子怎可能一直呼喊母后?

一定是皇后娘娘不舍八皇子,来与他相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