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母!”清脆的童声打断了温辞的思绪。
猫大王阿晓领着两只小猫神气的走进来,跌跌撞撞扑进温辞怀中,“阿母,阿晓刚刚偷偷去章华殿,看哥哥读书了。”
“阿晓也想去读书习武了吗?”温辞笑着捏了捏他软乎乎的脸颊。
阿晓一手紧紧搂着墨玉的脖颈,另一只手伸着去够蜷在一旁的尺玉,小脸上满是认真:“太傅说,阿晓明年就可以跟着哥哥一起读书了!”
他顿了顿,忽然想起什么,仰着小脸追问:“阿母,霍将军是谁呀?今日听侍卫们说,霍将军要回来啦。”
温辞指尖轻轻揉着他的发顶,柔声解释:“阿晓该叫‘霍叔父’才对。他是你祖父的义子,是霍侯的子嗣,也是你阿父要好的兄弟。”
阿晓睁着圆溜溜的眼睛,小脑袋歪了歪,“和大伯是一样的吗?我最喜欢大伯。”
温辞笑着点点头,揉了揉他的小脸。
“那我喜欢霍叔父!”
温辞搞不懂小孩子的逻辑,只笑着道好。
阿晓又在温辞怀里腻歪了一会儿,终于还是坐不住,起身挨个摸了摸两只狸猫的脑袋,奶声奶气地喊:“墨玉,尺玉,走,我们去院子里看花!”
说罢便迈着短腿“踢踢踏踏”跑出大殿,腰间系着的银铃穗子随着他的跑动叮当作响。
温辞支着下巴,望着儿子领着两只狸猫跑远的背影,嘴角的笑意还未褪去,忽然听见院中小小的一声惊呼。
她心头微紧,快步走出殿外,不知文子端是何时回来的,正背着光站在桃李树下,将背对他的阿晓高高举过肩头。
阿晓手中抓着几片粉白的桃李花瓣,花瓣随着父亲的动作簌簌飘落。
暖融融的阳光透过疏朗的花枝,在父子俩身上洒下斑驳的光影,阿晓清脆的笑声混着微风,裹着满院的花香飘过来,连空气都变得软乎乎的。
文子端嘴角噙着浅淡的笑意,故意将儿子又往上举了举,惹得小家伙又是一阵欢快的尖叫。
温辞悬着的心落了地,微微吐出了一口气,没好气地瞪了眼这父子俩。
他故意将阿晓又往上举了举,惹得小家伙又是一阵欢快的尖叫。
文子端抱着阿晓朝温辞走近,握住她的手,牵着人往殿内走,“子晟就要回来了,不过大舅兄还得在辽东驻守布防,少说也要三五年才能归来。”
温辞想起晨间收到的信,轻轻点头:“今日刚收到大嫂的信,她原想着下个月带阿沐和柠儿来都城,与大兄团聚。如今看来,我得好好给她回封信,免得她担忧。”
文子端脚步一顿,忽然笑道:“对了,大舅兄家的阿沐比阿昜大两岁,眠眠不如同嫂嫂商量一番,同咱们阿昜做个伴读如何?还有舅兄家的次子阿砚,也只比咱们阿昜大一岁,都成立的这些小子,我看着大多不成器,就看舅兄舍不舍得了。”
“好,我去信问问。”
她想起近日听到的流言,话锋一转,打趣道:“听说霍将军此次回都城,身边有女眷随行?人还未到,这满都城里就流言纷纷了。”
“眠眠也听了这流言了。”文子端失笑,指尖摩挲着她的掌心,“如今外面都在盛传骆娘子和子晟在西北日久生情,明日我可得好好问问他,他的婚事该提上日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