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九,吉日良辰。
皇帝大封的旨意晓谕六宫,从卯时半刻起,钟鼓礼乐之声就在各宫墙之间徐徐回荡。
经孟党一案,微末晋为宸贵妃,金册宝印加身,成为了后宫名副其实的第一人。
楚临霜因功晋为贵人,赐号“敏”。
而曾令微末头疼的谢明姝和沈清澜等人,虽同被晋为了贵人,但却并未赐予楚临霜那样荣耀的赐号,用以彰显天子赏罚分明。
至于另外一位宋知意,也毫无意外地被封了常在。
帝王后宫共六人,有五人得以晋升位份,独独缺了曾是王府旧人的丽妃。
百姓因此议论纷纷,茶楼坊间尽是流言蜚语。
可没想到,这边尚未议论完,那头就又发生了另一件更令他们瞠目结舌的事。
在王府旧居沉寂了近一年的温侧妃终于被接进了宫中,封为晴嫔。
据说也是因铲除孟党立了功。
但很快地,另一种说法就甚嚣尘上。
说晴嫔不只是立了功,还怀上了龙嗣。
否则按照陛下那样杀伐果决的性子,怎么可能如此轻易就原谅了她?
茗香楼的说书人口水翻飞,引堂下众人阵阵惊呼。
陛下自去年四月大婚,身边一直没断了女人,可却一直也没个一儿半女,甚至从未传出过哪个妃嫔有孕的消息。
以至于百姓一有闲暇便常聚在一处偷偷议论,说是当今陛下其实不能人道,所以才一直没有喜讯。
孟道清下狱时不是还曾破口大骂,说他的孙女入宫月余,尚是处子,从未侍寝过?
而如今幸亏晴嫔有孕,当今天子不能人道的说法才不攻自破,否则,新君的帝位恐怕坐不长久。
毕竟前几日,连病恹恹的二皇子都传出了正妃有孕的消息,不能生育,是不可以做皇帝的。
别忘了,在先帝仅剩的三子中,除了当今陛下和二皇子,可还有一个远在襄南镇守边境的五皇子。
五皇子要军功有军功,要血脉有血脉,若天子当真不能人道,早晚都会被五皇子夺走帝位。
怪不得陛下不计前嫌地接温侧妃进宫了,想来也是着急了吧。
如此看来,这后位究竟会是谁的,还真不好说。
百姓们那边正兴致高昂地胡言乱语,而温晴玉正坐在入宫的轿辇上,缓缓往深宫里走去。
她等这一天等了那么久,却不想竟和其他人的晋封混在了一处,以至于她入宫的排场小得可怜,所有人的目光也都在关注宸妃晋升宸贵妃。
更可气的是,这轿辇七拐八绕,最终竟停在了偏僻的霁月宫前。
这里才死了一个孟令仪,还距离垂拱殿十万八千里。
“娘娘,到了。”领路太监尖细的嗓音传来。
温晴玉深吸一口气,面无表情地掀帘下轿,望着斑驳的宫门不语。
素月给太监塞了个沉甸甸的红包,“劳烦公公了。”
待引路太监退去,众人随着温晴玉进殿后,素月将小包袱往桌上一放,激动得红了眼眶,“娘娘,我们总算熬出头了!”
温晴玉望着破洞的窗纸,还有案几上未擦净的血迹,冷哼一声道,“出头?这才只是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