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鹰之眼
战壕里的煤油灯只敢点黄豆大的火苗,昏黄的光勉强照亮古之月手里的草图——
他用炭笔在硬纸板上画着夜间狙击的弹道轨迹,马锁匠蹲在旁边,脑袋凑得紧紧的,眼睛瞪得溜圆。
“夜间狙击跟白天不一样,”
古之月的苏北话在夜里显得格外清晰,指尖点着草图上的虚线,
“光线暗,测距难,得靠听声辨位,还得算着风向对子弹的影响。
“你看,晚上温度低,空气密度大,子弹飞得比白天稳,但声音传播慢,听见枪响再躲,就晚了。”
“夜狙首要记三点,”
他苏北话软绵绵的,像在教做菜,
“一看轮廓,二听声响,三嗅气味。”
马锁匠举着笔记本,河北话带着疑惑:
“古班长,这黑灯瞎火的,咋个看轮廓法?”
“问得好。”
古之月把刺刀往土里一插,
“月头月尾看剪影,无月之夜看动静。”
他指向战壕外,
“比方说现在农历廿三,上弦月偏西,美军阵地背光,咱们顺光。”
小山东挤过来:
“那听声响呢?”
“夜静时分,百米外拉枪栓声如裂帛,二百米咳嗽声似蛙鸣。”
古之月鼻子抽动,
“至于气味嘛...美国兵爱抽骆驼烟,顺风三十米就能嗅着。”
老耿在人群后闷声道:
“老古,听说你会算星位定方位?”
古之月嘿嘿一笑,掏出个自制星位仪:
“北斗七星勺柄指东,此刻该是亥时三刻。
若要从东南方位狙击...”
马锁匠挠了挠头,河北腔里带着好奇:
“师傅,那要是没月亮,啥也看不见咋整?
总不能瞎打吧?”
“笨!”
古之月敲了下他的脑袋,
“可以看枪焰啊!
敌人开枪总有火光,瞅准火光位置,再估摸着距离,就能反击。
还有,晚上敌人也怕暴露,动作会慢,咱们正好趁这时候找机会。”
战壕里其他几个战士本来在擦枪,听见这话都围了过来。
一个满脸络腮胡的老兵凑上前:
“古师傅,您给讲讲,上次您在天德山夜里打鬼子机枪手,是咋做到的?
俺们上次夜里遇着鬼子,连人影都没看着,就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那回是借着炮弹的光,”
古之月放下炭笔,接过老兵递来的烟,点着吸了一口,
“鬼子机枪手以为夜里安全,打得欢,俺瞅着炮弹炸起来的亮儿,记住他的位置,等下一波炮弹亮的时候,一枪就给他撂了。
关键是要沉住气,别被夜里的动静吓着。”
众人听得入了迷,你一言我一语地问着,战壕里的气氛渐渐热闹起来。
没人注意到,对面美军阵地的黑暗里,一双带着红外夜视仪的眼睛正死死盯着这边——
美军的狙击手早就借着夜视装备,锁定了这群聚集的志愿军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