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通回到邺城时,已是十二月下旬。邺城百姓张灯结彩,夹道迎接王通大捷归来。
回到家中与老婆孩子们相见,发现又多了两个孩子。仔细算了一下时间,自己出征也才八个多月,孩子也不是早产,应该不是他人所为。
这俩孩子都是男孩,由步练师和小乔所生。名字依旧是蔡邕给取的,分别叫做王盛和王隆。
至此,王通共有了十个孩子。
其中七个儿子,分别是:王成、王英、王豫、王泰、王旦、王盛、王隆。
三个女儿分别是:王茜、王韵、王萱。
长子王成已经十二岁。
这孩子继承了蔡琰的优良基因,智商很高,博闻强记,过目不忘。又继承了王通的改良版体质基因,长得身材健硕,高大威武。
现在才十二岁,身高已有1.6米。
武学方面,已经正式拜童渊为师,成为枪神童渊真正的关门弟子。在童渊的悉心教导下,使一杆亮银枪,能与管寅斗上几个回合。
文学方面,蔡邕和蔡琰都有对王成悉心教导,但王通却觉得蔡邕的思想太过理想化,不够务实,缺乏锋芒。
所以,决定给王成另找老师。
在给王成找老师方面,王通也是煞费苦心。
郭嘉智计百出,但是太过放荡,有军师之才而无治国之才。
贾诩太毒,心中没有仁慈,若让贾诩为王成的老师,将来大概率会将王通的其它儿子杀个精光。王通辛苦耕种几十年,可不想前功尽弃。
田丰太过刚直,缺乏变通。
庞统太丑,相貌猥琐,有碍观瞻。
顾雍和荀攸都出身世家大族,家学渊源倒是挺好,但是,容易将王成带偏,变得偏向世家士族。
想来想去,王通最后还是给王成请了两位老师,分别是徐庶和沮授。
让徐庶教他兵法军略。
让沮授教他治国之道。
其它王英、王豫、王泰等人,凡是7岁以上的,也都跟着徐庶和沮授学习。而武艺方面,则根据他们意愿,挑选黄忠、赵云、张辽、典韦等大将拜为师父。
老王家不养闲人。
必须个个优秀,将来征战四方,横扫全球,将文明带去世界各地。
……
第二天去乾公府衙门议事,发现群臣们尽皆面色有异,一看就是有事,而且不同寻常。
刚一落座,就有人送来皇冠一顶,龙袍一副。
所有文武官员尽皆拜伏在地,整齐地高喊:“请陛下登基!”
声音是如此的整齐。
显然是经过导演排练过的。
看来,这些人都等不及了,都想要做从龙功臣,开国元勋了。
“尔等这是为何?”
王通有些不悦地说道。
文官之首蔡邕上前一步,向王通深施一礼道:“回禀主公,下官有表欲奏。”
“何表?”
“劝进表。”
“念来听听。”
“谢主公!”
蔡邕站起身来,大声念道:
“曾闻,紫微耀于穹苍,则群星拱北;沧溟注于百川,则万水归东。昔高祖提三尺剑斩蛇,除暴秦灭强楚,始开四百年炎汉基业。
然,观今之天象,帝星暗晦,紫微垣中云气驳杂,此天命靡常之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