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快穿之聪明女配不惹事 > 第308章 世家病弱才女(五柳先生19)

第308章 世家病弱才女(五柳先生19)(2 / 2)

到了镇上,马文才直接让人张贴横幅:“寻五柳先生陶渊明,赏黄金十两!”

“哇!黄金十两!”

路人围了过来,“陶渊明是谁啊?”

“不知道。”

恒月累得在一旁的茶摊歇脚,祝英台和马文才则在人群中询问。

“有谁认识陶渊明吗?”马文才扬声道。

“我认识!我是他表弟!”一个汉子喊道。

“我是他远房亲戚!”另一个人也跟着起哄。

祝英台皱了皱眉,上前问道:“那我问你们,‘采菊东篱下’的下一句是什么?”

“我知道!喝完菊花茶!”刚才那个汉子抢答。

马文才一把揪住他的衣领,眼神凶狠:“你说什么?”

“年轻人,喝完菊花茶冷静冷静。”

一个卖茶的大爷端着碗茶走过来,笑眯眯地打圆场。

马文才一把挥开他的手,茶碗摔在地上,碎了。

“好了,别生气。”祝英台拉住他。

大爷摇摇头,起身要走,临走时故意扯了扯祝英台的衣袖。

祝英台给了茶钱。

大爷把横幅“不小心”撞倒。

马文才立刻拦住他:“站住!”

“老人家,您认识五柳先生吗?”祝英台连忙问道。

大爷摆摆手:“不认识。我看你们这黄金十两,怕不是要抓他送官吧?”

“不是的,我们是想请他去……”祝英台解释道。

“英台,别跟他废话。”马文才不耐烦道。

大爷摇摇头,丢下一句“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便慢悠悠地离开了。

酒楼的高楼上,王清之看着这一幕,忍不住笑了——这陶渊明,还真是会装。

“公子,您身体刚好,别站太久。”桑酒担忧道。

“没事,来看看热闹。”

王清之的目光落在恒月身上,对桑酒道,“去,想办法把恒月支开。拿着这封信,就说有人找她。”

“是。”

几分钟后,祝英台发现恒月不见了,疑惑道:“恒月呢?”

马文才随口道:“估计找客栈休息去了,他那体力,肯定撑不住。”

祝英台有些担心:“他怎么一声不吭就走了?”

“别管他了,我们先找个地方喝茶,待会儿他自然会找来。”马文才说着,径直走向旁边的凉亭茶摊。

凉亭里,小二端上茶:“客官,请用茶。”

祝英台喝了口茶,看向马文才:“你的脾气真该改一改,刚才对那位大爷太凶了。”

马文才哼了一声,没说话。

“看来你包袱里的黄金是用不上了。”祝英台打趣道。

“我就不信,这世上有钱和武力办不成的事。”马文才固执道。

“你要是再用武力解决问题,我们就各走各的路。”祝英台板起脸。

话音刚落,两个蒙面人突然窜出来,抢走了他们放在石桌上的包袱。

马文才反应极快,一把抓住其中一人的肩膀,“咚”地将他摁在地上。

可另一人已经骑上他们拴在旁边的马,大喊一声“驾”,绝尘而去。

剩下的那个也趁机挣脱,翻身上了另一匹马,紧跟其后。

马文才抓起弓箭就要射,祝英台连忙拦住:“别杀人!”

“让开!盘缠全在里面!”马文才急道。

“你们家不是有的是钱吗?”祝英台看着他,“丢了就丢了,别伤人。”

马文才气愤。

“我的还在,山伯给的没丢。”祝英台晃了晃手里的小钱袋。

马文才心里忽然有些不是滋味:“你的钱不也在包袱里吗?”

“那个不重要。”祝英台摇摇头。

这时,小二走了过来:“客官,你们的茶钱一共七文。”

马文才没好气地说:“你没看见我们的钱被偷了吗?”

“就是看你们钱被偷了,才……不给钱的话,我们可要报官了。”小二叉着腰。

“你报啊!”马文才火气又上来了。

“别跟他吵。”

祝英台拦住他,从山伯给的钱袋里摸出几文钱递给小二,“不好意思,我们现在只有这些了。”

两人走出凉亭,正好撞见找过来的恒月。

“你们两个怎么灰头土脸的?”恒月奇怪道。

“钱被偷了,包袱也没了。”祝英台无奈道。

恒月心里一凉:“啊?那我们怎么住客栈?怎么吃饭?”

马文才没好气道:“你聋了?听不懂人话?”

“马文才,别说了。”祝英台劝道。

恒月看向拴马的地方:“我们的马呢?”

“被人骑走了。”祝英台道。

恒月欲哭无泪:“所以,现在就只有我的马了?”

……

另一边,卖茶的大爷路过一个僻静的亭子,忽然听到有人说话:“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五柳先生,久仰。”

他抬头,见王清之端着茶杯,正坐在亭中笑望着他。

陶渊明愣了一下:“你怎么猜到是我?”

“能把菊花茶卖得这么香,又能说出‘有缘无缘’这种话,深入市井却一身风骨的,除了先生,还能有谁?”

王清之起身,“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先生果然不凡。”

“你叫什么?”陶渊明饶有兴致地打量着他。

“在下王清之。”

王清之拱手,“特来请先生上尼山书院授课。”

陶渊明摇头:“我闲散惯了,怕是不适合书院。”

“孔夫子游走列国传经授业,先生虽喜游历,但若无人与之畅谈,岂非也会寂寞?”

王清之微微一笑,“教学相长,或许能给先生的游历添些趣味。”

陶渊明看着他,忽然笑了:“王清之,我记住你了。”

“谢先生。”

王清之知道他这是答应了,便起身告辞,“晚辈先行一步,书院的学子们还在等着您。”

她故意放走了马文才的马,步行离开——她知道,前面会遇到他们。

果然,没走多久,就看到祝英台、马文才和恒月,慢吞吞地往前走。

王清之立刻绕到小路,与他们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

[清舟:来得真快,这下有好戏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