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一方的主将,被敌人的猛将当场阵斩,给灭性的。
古代打仗讲究的就是一鼓作气,再而竭,三而衰。
大军没了士气,战斗力至少要下降一半。
己消彼长之下,很可能被敌人逆风翻盘。
冷兵器时代,一员猛将,依靠自身的勇猛,改写一场局部战役的胜利,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这一夜,周瑜在帐中反复踱步,时而俯身看图,时而提笔推演,却始终未能想出针对黄忠的万全之策。
实在是黄忠声名不显,周瑜对其知之甚少,难以洞察他的弱点,自然也就不能针对性的使谋用计。
偏偏黄忠又武艺高强,若是倚仗人多强行斩杀,恐怕自身也会损耗太多。这不符合周瑜对荆南一战的战略规划。
本来周瑜以为刘琦是个软柿子,只要自己筹划得当,荆南四郡不费吹灰之力,弹指可平。
如今多了黄忠这个变数,恐怕没那么容易了。
第二日黎明,东方刚泛起鱼肚白,江东军便已列阵完毕。
五万大军分为三队,一队列于孱陵东门正面,一队绕至南门牵制,一队则在沅江岸边部署水师,防止荆州军从水路突围。
战鼓声震天响起,云梯、冲车等攻城器械被推至阵前,眼看一场强攻即将开始。
可就在此时,孱陵北门忽然“吱呀”一声缓缓打开——一支两千人的精锐骑兵从中冲出,马蹄踏在地面上,发出咚咚的响声。
队伍行至江东军阵前两百米处停下,为首的老将身披重铠,手持凤嘴刀,正是黄忠。
“我乃南阳黄忠黄汉升!”
黄忠勒马挺刀,声如洪钟,传遍整个战场,“汝等江东鼠辈,谁敢与我一战?”
昨夜突袭江东营寨的惊险,刘磐早已从归队士兵口中得知。
若不是黄忠武艺超群、临危不乱,那三千骑兵恐怕连一人都回不来。
他深知自己谋略不及周瑜,正面交锋难占上风,见黄忠如此神勇,便想着以己之长攻敌之短。
若黄忠能在阵前连胜几场,不仅能提振城中守军士气,还能挫动江东军锐气,为守城争取更多时间。
是以天亮后,刘磐便力劝黄忠出城挑战,寄望于这位老将再显神威。
阵前的江东军士兵望着黄忠,昨夜大营中的惨状仍历历在目,不少人下意识地握紧了兵器,神色中带着忌惮。
中军帐内的周瑜听到黄忠的喊话,脸色沉了沉。
他确实没想到刘磐竟会出此下策,更没想到这位荆州老将,竟敢如此明目张胆地挑衅江东军威。
区区一个白毛老将,莫非以为用暗箭伤了周泰,又杀了一个蒋钦,自己还真的就天下无敌了?
可如今被黄忠贴脸开大,周瑜又不能不应战。
否则你军心士气还要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