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益州流民的招募事宜,亦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此前王累献策时,曾提议“开放府库,招募流民为兵”,意在以粮草钱财为诱饵,快速扩充军力,好辅佐各地郡县的军队守城,以应对汉军八万大军的压境。
可现实却远比想象的残酷的多。
随着汉军南下的消息不断传入益州各地,各种关于汉军的离奇传言也随之扩散,最终演变成一场席卷益州的“恐汉风潮”,让募兵之事举步维艰。
起初,传言尚只是“汉军有飞天怪物,能载人越关”,可经流民与溃兵的口口相传,细节愈发夸张。
有人说汉军士兵“身高数丈,膀大腰圆,能单手举起巨石”;有人添油加醋,称汉军“个个三头六臂,青面獠牙,杀人如麻”。
更有甚者,将“飞天怪物”描述为“神兽下凡,口吐烈火,所到之处寸草不生”。
这些传言在益州百姓心中埋下了深深的恐惧。
他们世代居于巴蜀,从未见过如此“非人力可敌”的军队,只当汉军是“上天派来惩罚益州”的凶神恶煞。
是以当刘璋的募兵告示张贴在成都及周边郡县时,百姓们的反应并非踊跃参军,而是避之不及。
告示上写着“凡应募者,赏粮五石、钱千文,战后可授田百亩”,这般优厚的条件,在往日足以吸引大批流民争相报名,可如今却门可罗雀。
街头巷尾,百姓们聚在一起窃窃私语,无不面露惧色:“汉军连剑门关都能攻破,还有飞天怪物帮忙,去参军就是送死啊!”“听说张任将军都被俘虏了,咱们这些普通人去了,还不够汉军塞牙缝的!”
最终,前来应募的,只有寥寥数十人,都是一些实在穷困潦倒、连饭都吃不上的流民,他们并非愿意参军抗汉,只是走投无路,想暂借官府的粮草苟活几日。
这般景象,与刘璋招募数万新兵的预期相差甚远,负责募兵的官员急得团团转,却毫无办法。
消息传回州牧府邸,刘璋彻底陷入暴怒。
他本就因求援碰壁而心烦意乱,如今募兵又遭冷遇,积压的焦躁与恐惧瞬间爆发:
“一群胆小如鼠的刁民!汉军还未到,便已吓破了胆!传我命令,各州郡即刻派兵,强行征召壮丁入伍!凡年满十五至五十者,无论是否愿意,皆需参军,违抗者,以通敌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