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刘浪点头赞叹道:“元直此言有理,世家子弟,多贪权恋势,喜权谋之事,少兄弟之谊,无亲情之念,此计可行。”
“既如此,我即刻命细作扮作商贾、流民潜入许昌,散布‘曹操属意曹植’、‘曹丕私结外臣’、‘曹彰欲图兵权’等流言,再以重金厚礼结交曹植、曹彰的门客,怂恿其等与曹丕争斗。”
张飞听得热血沸腾,豹眼圆睁:“好!让他们自己先打个头破血流!”
刘备却捻须沉思:“曹操生性多疑,恐难轻易中计。”
徐庶微微一笑,眼中闪过狡黠:“玄德公所言极是,故我等还需双管齐下。一方面离间曹操诸子,令其等起相争之念,只要起了争夺世子的心思,纵然是曹操知道了,也无计可施。另一方面,我等还可暗中联络不满曹操的汉室旧臣,如荀彧之辈,许以匡扶汉室之名,还有对曹操不满的世家门阀中人,如陈群陈登之流,许彼等以重利,使其在曹操军中掣肘,以分曹操之神,令其不能兼顾。”
刘浪抚掌大笑,声震屋瓦:“元直此计,堪称绝妙,直击袁曹二人的命门,我倒要看看,他们自己的儿子起了纷争,他们帮哪个。哼,西城之败,上党之围,我定要讨回来!即刻命情报司在许昌布下暗桩,选派能言善辩之士潜入曹氏阵营。传令各部,密切关注兖豫二州动向,有任何风吹草动,全都报来!”
随着将令下达,议事堂内诸将轰然应命。
……
青州。
自春秋战国时期,这儿就是响当当的\"齐鲁明珠\",是齐鲁大地的核心区域。
临淄城当年有多热闹?
晏子曾经赞叹临淄城:“张袂成阴,浑汗如雨,比肩继踵。”
大街上挤满了做买卖的、耍把式的,袖子举起来能遮住太阳,肩膀挨着肩膀走路。
那时临淄的市集,连西域商人都赶着骆驼来凑热闹,齐国故都的威风,在大汉十三州中,也是数一数二的上州。
可谁能想到,就是这金疙瘩似的地界,也硬是被乱世搅成了烂泥塘。
自打黄巾举着\"苍天已死\"的大旗闹事,青州就成了各方眼里的肥肉。
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在北边横冲直撞,袁绍的冀州铁骑在西边虎视眈眈,连顶着\"孔圣人后人\"名号的孔融,都带着几百个书生硬撑起一片地盘。
三个刺史各占山头,政令三天两头变,老百姓今儿给这个交粮,明儿又得给那个纳捐,活脱脱在夹缝里讨生活。
最后还是世家子袁谭,仗着亲爹袁绍在冀州撑腰,带着大军跟打地鼠似的,今天捶孔融的城墙,明天追田楷的残兵。
最后更是把三十万黄巾逼得走投无路,只能扛着破旗往兖州跑。
结果这一跑,倒给曹操送去了\"大礼包\"。
曹老板在兖州设下口袋阵,把黄巾军打得哭爹喊娘,转头就收编了这群壮丁,这便是后来名震天下的‘青州军’
曹操后来能在乱世站稳脚跟,还真得感谢袁谭这\"神助攻\"。
经了这么多年折腾,青州算是彻底伤了元气。
几十万青壮要么死在战场上,要么成了别人的兵,剩下的老弱病残留守空城。
曾经比肩接踵的临淄城,如今城墙上爬满荒草,市集里空荡荡的,连叫卖声都没了。
往日张袂成阴的繁华,早被战火烧成了灰,只剩老人们坐在墙角,咂摸着嘴角,念叨着青州当年的风光。
残阳如血,将临淄城的夯土城墙染成诡异的绛紫色。
一队挂着西域驼铃的商旅踏着碎石路而来,领头的中年汉子裹着褪色的胡商长袍,鹰隼般的眼睛藏在宽檐帽下。
商队里十多匹骆驼驮着沉甸甸的货箱,铜铃在暮色中发出有气无力的声响,仿佛在诉说这趟长途跋涉的疲惫。
“站住!什么人?”城楼上的卫兵探出头,长枪在夕阳下泛着冷光。
为首的汉子翻身下马,从袖中摸出几枚五铢钱塞进卫兵手里,操着半生不熟的官话笑道:“军爷,我们从长安来,带了些西域的稀罕玩意儿,想跟州牧大人做笔大买卖。”
说着又压低声音:“听说袁大人最爱波斯来的琉璃盏,此行我等带来了世上最洁净的琉璃,乃是西域王室所用的贡品。”
琉璃,或者说玻璃。
乃是长安工坊最新的杰作。
两年前,在刘浪的理论支持下,长安工坊历经数年,终于能够烧出最初的绿色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