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首要的任务,就是赶紧赶往江南西道,看看到底出了什么事情?郭和骑着快马,日夜兼程,仅仅两日就赶到了江南西道的道府。跳下马,就直接往道府府衙中闯,一边闯一边大喝:“让你们道主王大人,速速来见我。”
这些府衙差役,看着郭和的打扮,还拿着尚方宝剑,后面跟跟着皇家侍卫,就知道这是一位钦差大臣,一点也不敢怠慢,连忙到府衙后,去请自己的道主大人。
很快江南西道的道主,听说钦差大臣前来,连忙穿戴好,急急忙忙的赶到衙门大堂。就看到,郭和一脸寒霜的在那里等着他,他心中不由的有种不祥的预感,连忙说道:“郭公公,您怎么来了?您此来到底有什么事啊?”
郭和愤愤的说道:“我怎么来了?我再不来,你们怕是把咱家要害死了吧。”
那道主大人听到之后,不由得惊了一跳:“公公何出此言?我有什么地方得罪公公的?还请公公明示!”
郭和问道:“我且问你,你有没有收了潘家的好处?是不是潘家指使你,把李蘅的名字,从殿试的名单上下了下来?”
那江南西道的道主,听到这话心中咯噔一声,大约猜到了是什么事情?是殿试的名单出了问题,但是这也不值得郭和来大动干戈啊?
哪一年的贡士,也总有几个不去参加殿试的,这也不是什么大事。但是看郭和现在这怒气冲冲的样子,显然这个事情不简单。而且,对方是拿着上方宝剑来的,好像并非是为了私怨私事。于是连忙说道:“不是啊。郭公公所问之事,我都不知晓啊。你所说的这个李蘅是何人?”
郭公公说道:“你真的不知道这李蘅是何人?那我告诉你,这李蘅乃是岳阳郡谷阳县李家庄的一位秀才。今年考中的举人,又考中了贡士。他应该出现在今年殿试的名单上,应该赶往京城去进行殿试。然而在今年殿试的名单上,陛下却没有看到他的名字。故而陛下震怒不已,让我下来查一查你们有没有徇私舞弊?尤其这李蘅和潘家有些私人恩怨,你们是不是受了潘家的指使,故意阻拦他的仕途?”
这江南西道道主闻言之后,心中一句:“卧槽!”
他一点都不知道啊,这李蘅是什么人,他都不知道。以他一道之主的身份,当然不可能去注意一个小小的贡士。然而,显然现在就是这个小小的贡士,出了大问题了。他一个小贡士,竟然能够牵扯到京城潘家。而且当今陛下,竟然能够对他关注不已。
听到这里,他不由得开始冒冷汗,自己似乎卷入到了一个大漩涡当中,还卷入的不明不白的。于是连忙为自己开脱,说道:“禀告公公,这件事情我确实不知。送往京城的殿试名单,都是由本道学政所拟定,送与我进行签押。一般这种事情,你知道的,都是由学政负责。每一年,要进京赶考的贡士这么多,我哪注意的过来?”
郭和说道:“好!咱们先不说这些。现在,你们立刻再重新拟定一份名单,去请那位李蘅,一定要参加今年的殿试。”
江南西道道主闻言,抬头看了看郭和,说道:“郭公公,这件事情有这么严重吗?”
郭和冷笑一声说道:“我告诉你,在陛下的案头上,册封这个李蘅为今年状元的圣旨,早两个月之前,就已经写好了,就放在陛下的案头。陛下隔三差五的时候,就要打开这圣旨看一遍,你说严重不严重?”
江南西道道主听到这里,一口血差点没有喷出来。真是什么情况?在今年春闱还没开始的时候,今年殿试的状元就已经定下来了,陛下连圣旨都写好了。现在状元郎,却连殿试都参加不了。
卧槽!这尼玛不是打陛下的脸吗?这玩笑开大了!这事要是把陛下的脸给打了,那陛下绝对会把对方的尿都给打出来。
而且从另一点上来说,陛下对这人是如何的盼望?用日思夜想来形容都不为过。想到这里,他一头冷汗,连忙问道:“郭公公,这个李蘅到底是什么人呢?让陛下如此看重。”
郭和说道:“是什么人?你还无权知道。但是我就告诉你一点,如果这个人,他的名字没有出现在殿试的名单上。那王大人,你就准备辞官回家吧。这样你可能还能够安享晚年。否则的话,你以后的下场会很凄惨。不仅陛下,会在心中给你狠狠的记一笔。长孙丞相,肯定也会把你记下来。杨家老太君心里头,肯定也不会高兴的。此外还有很多人心中都不会高兴。当然潘家潘家主,可能心中会高兴,但是他一个人绝对保不了你。”
江南西道道主连忙应声道:“是,是,是!公公,我对天发誓,此时我绝没有接收到潘家的指使。我是毫不知情啊!这件事情,下官立刻去办,一定让李蘅的名字,出现在殿试的名单上。来人哪,赶快把学政给我叫来,他是怎么办事的?”
很快江南西道的学政被叫了过来,问起李蘅的事情,对方也是一脸懵逼,然后喊冤道:“公公!大人!本官保证我绝对没有接到潘家的好处,为潘家办事。我对天发誓,我要是做了,我就不得好死。”
郭和听到这里也是一脸懵了,既然不是潘家从中作梗,那怎么会出现这种问题?于是问道:“既然不是潘家所为。那这李蘅为什么没有出现在殿试的名单上?”
江南西道学政说道:“公公大人,你们有所不知。这每年去参加殿试的贡士,也不是所有人都去。因为有的人觉得自己的才识不够,可能会过几年再考。所以这个参加殿试的名单,是需要这些贡士们自己申请。在每年会试之后,这些新进的贡士和以前的老贡士,需要在一个月之内,向本官提出申请。然后本官会把他们加入到殿试名单中,再送给道主大人,由道主签押之后再送报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