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明停住了,从古至今都有骗子,没想到居然遇上了。免费没好事,葛明是喜欢钓鱼的人,哪里不懂这些?本小郎君钓鱼,从来不跟鱼要饵料钱。
“呵呵,你给本小郎君钱,本小郎君都不让你看。看你这邋里邋遢的样子,本小郎君就知道生活困苦,要是稍稍有点本事也不至于混成这副惨样。”
“让你给本小郎君看相,不如跟花儿乞丐请教如何发大财,更如同跟居小新请教如何生子。对了,居小新是本小郎君认识的一个小太监。”
老道被葛明气得哇哇乱叫。
“你这个孽障,大祸就在眼前而不自知。”
老道这话一出口,更让葛明知道这是个骗子了。吓唬人是骗子一贯使用的手段,你要是被吓唬住了那就要被骗咯。
“好吧,那你说说本小郎君大祸在哪里?”
“怎么?信了?”
“不信,时辰还早,陪你聊两毛钱的。”老道不知道两毛钱什么意思,是金钱还是时间呢?
没等老道说话,葛明抢先说到:“老道,不如本小郎君先给你看看相,嗯嗯,也不收你钱。”
“你兄弟三人,孤独一支,对不对?”
老道一听撇撇嘴,说道:“老道是家中独子。”
“没错啊,原本上天许你家三子,但是你家人做了孽,所以只有你一个,这叫孤独一支。”
你家才做了孽了,老道听后暗暗发火,不过还是忍了。
“老道说错了,其实还有个年长的哥哥。”
“同样没错,原本应该兄弟三人,孤独出一支,所以就剩下你们兄弟两人了。”
“小子,你这不是看相,你这是两头堵。”
“嘿嘿,要是小子做道士,必定比你混得好。拜拜了老道。”葛明说完就要走,老道居然伸手把葛明拉住,不经意间一通乱摸,然后就呆在了原地。
葛明翻身上马,从口袋掏出手帕,把被脏老道碰到的地方擦擦,然后哼着小曲去东宫了。
老道此时嘀嘀咕咕:天罡说的不错,这娃子看不到来路,更看不清去处,奇哉怪哉。
老道转身离去,就在尉迟家不远的地方有加酒楼,里面赫然坐着袁天罡。袁天罡风采依旧,一身浅色道袍干净整洁,远不如最初到葛家时的模样。
葛明这孩子说的对,自己打扮的干净一些,别人都更信服一些,这也是袁老道离开临渝时,葛明对他的要求。
看到老道进了小酒楼,袁天罡起身,说到:“侄儿拜见叔叔,叔叔可曾看过葛明那小子?”
老道呵呵一笑,把刚才跟葛明的谈话跟袁天罡一说,袁天罡听后哈哈大笑。
“叔叔,侄儿早就跟您说过,葛明这小子不信鬼神,对鬼神毫无敬畏之心,您吓唬不到他。更不要说看相了,他更加不信。”
这个老道不是别人,正是袁守城,理论上是袁天罡的叔叔。不过还有传言,出家人不好父子相称,于是叔侄相称,所以实际上袁天罡是袁守城的儿子。袁守城擅长摸骨,袁天罡擅长看相、观天象。
“天罡,你说的不错。老道刚才趁机摸骨,但是什么都摸不出来,着实神奇。看来世上真的有神鬼不侵的人,这小子就是。”
“老道上次来京城曾经路过尉迟家,虽然尉迟家风光正盛,但是老道看出其中必有隐祸,这次来居然没有了。也不知道是这小子的原因,还是起了旱雷的缘故。”
袁天罡想了想说到:“叔叔,旱雷的事侄儿是不相信的。只是后来还听闻皇城内也出现过旱雷之声,但是在尉迟家之后。侄儿觉得此事可能跟葛明这孩子有关,这小子奇奇怪怪的手段层出不穷。”
袁守城想了想问道:“天罡,你打算什么时候去见这小子?”
袁天罡笑着说到:“自然是尽快,侄儿甚是想念这小子,自然还有葛家的饭食。”
葛明从东宫出来,感觉早上那个脏老道说的不错,自己果然要大祸临头了,原因是今天把萧瑀给怼了。每次萧瑀的史学课葛明是非常爱听的,如同讲故事一般。史书记载的简略,萧老头不知道是不是自己脑补过,让枯燥的史书变得非常有乐趣。
别看唐代可以称之为盛唐,文化更是影响深远,长安居然没有说书的,这让葛明觉得非常无趣,所以每次来上萧瑀的课,都有一种听书的错觉。只可惜要注意课堂纪律,不然喝着软饮吃着零嘴,精彩之处大声叫好,那才叫生活的。
萧瑀今天不知道抽了什么风,对于春秋诸子百家之学极为推崇,恨不得生在那个时代,学术上百花齐放,所以才有后世人口中的道家、法家、墨家、儒家、兵家、阴阳家、纵横家等等。
后世的葛明也是这么认为的,毕竟后世人都是用百家争鸣来形容那个各种思想井喷的时代。不过等到葛明到了大唐开始重新读书,在其中发现了有些不同的地方。虽然思想井喷,但是这些人根本就没有国家的概念,这里得不到重用就换个国家来展示自己的思想。
这还不算,等得到了重用对曾经不重用自己的国家,以后下手会非常狠,哪怕是祖国。比如张仪、苏秦这些纵横家,还有商鞅、乐毅等等等。用后世的说法,这个时代的人才对于国家的概念类似后世的籍贯,这也为将来秦始皇创造大一统的国家做了铺垫。
但是葛明觉得这些人其实都挺无耻的,全都是小人。
以前不管是袁老道还是孙老道跟给葛明上课,从来都是相互讨论的教学,两人都不会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葛明,所以葛明读书并不枯燥。
东宫就不是这样了,不管是孔颖达还是萧瑀,都喜欢把自己当成权威,认为自己的说法是最正确的。这不是跟自己矛盾吗?既然萧老头崇尚百家争鸣,怎么到了自己就要权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