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难知如阴(1 / 2)

侯景闻言苦着脸:

“三天呐!三天都够咱们奔袭到渭州了!若是让慕容世伏跑了,高王还不拆了我……”

他说到一半突然住口,拳头捏得死紧。

斛律光却仿佛没注意到他的失态,只是平静地望着奔涌的河水。

“今日我观测天象,西北风已转东北。”斛律光指指点点,凌空点出洛水走向:

“东北风起,上游冰雪融化将缓,浮冰必减。按《周髀》所载,此时节若遇东北风,温度必然骤降。我方才已命人测过水温,已与浮冰无异!到时河水不行,下游必将重新封冻。”

侯景闻言先是一怔,随即气极反笑:

“明月啊明月!你什么时候也学会苏先生整日里摆弄玄虚那一套了!你小子才读过几本兵书?就能妄断天时了?”

说着,他装模做样的的朝东边揖了一礼:

“要是此刻高王在此说这番话,我倒勉强还能相信几分!你小子就别搁这宽慰我了,去!去!”

斛律光哈哈一笑,忽然解下腰间皮囊仰头饮了一口,随后不卑不亢道:

“末将自幼就随族人在敕勒川牧马,自是识得风雪脾气的。”

他忽然压低声音:

“其实高王密令中还说,若我斛律光当真摸不准风雪脾性了,另有锦囊相付!”

“锦囊?”侯景眼中精光一闪,兴奋道:

“我就知道高王惦记着俺老侯,拿来我看!”

“高王说了,”斛律光面露难色:

“先略等几日再……”

“莫要聒噪,”侯景急的直跺脚:

“高王能不知道我侯万景的脾气?那定然是让我提前看的,”

他突然伸手去掏斛律光胸前,“你小子莫不是要急死我?就拿来吧!”

斛律光侧身避过,无奈取出个赤色锦囊。

侯景伸手欲接,却在将将要触及锦囊的刹那突然缩回。

他烦躁地抓了抓头,:“罢了罢了!”重重叹了口气,“高王用兵向来神机妙算,咱们还是莫要坏了他谋划!他怎么说,咱们就怎么做吧!”

他转身望向洛水:

“他娘的!就再等三日!若到时冰面不封……”

他手指捏得咯吱作响:

“老子游也要游过去!”

斛律光悄然将锦囊收回怀中,嘴角微不可察地扬了扬。

临时营帐里,侯景烦躁地踱步。

案几上的舆图被他揉得皱皱巴巴,标记行军路线的朱砂模糊成一片。帐外,士兵们搭建营帐的吆喝声与战马不安的嘶鸣交织在一起。

“报!上游斥候回报!”亲兵掀开帐帘,带进一阵刺骨寒风。

侯景猛地抬头:“说!”

“上游三十里处冰凌确实在减少,但河水仍很湍急……”

侯景挥手打断他:“再探!”

等亲兵退下,侯景一拳砸在案几上。他何尝不想相信高王?但眼前这汹涌的洛水,怎么看也不像三日内能封冻的样子。若是耽误了军机……这个锅可是实打实的在他身上啊!

帐外突然传来一阵骚动。侯景皱眉掀开帐帘,只见斛律光正指挥士兵们在河岸高处搭建一座简易的瞭望台。

“你这是作甚?”侯景大步走过去。

斛律光转身:

“高王说了,需在河岸高处设台,时刻观察上游水流。”

侯景摆了摆手:“明月自去摆弄!我就只管过河!”

…………

朔风呼啸,洛水两岸的枯草在寒风中剧烈摇摆。第一日过去,河水的咆哮声并没有减弱的意思。侯景站在瞭望台上,寒风吹得他脸颊生疼。

远处,几个士兵试图用绳索绑着石头测量水深,河水将绳索绷得笔直,士兵们被冲得站立不稳,在湿滑的河岸上不住打滑。

一个年轻士兵突然失去平衡,险些被卷入激流,幸亏同伴及时拽住他的腰带。

“都督,喝口酒暖暖身子吧。”

亲卫递上一个皮囊。

侯景接过酒囊猛灌一口,劣酒烧得喉咙火辣辣的疼。

他望向对岸,浑浊的河水中翻滚着大块浮冰,相互撞击发出令人牙酸的声响。一时之间,他真的有种蹚水过去的冲动。

第二日上午,侯景召集众将议事。

“不能再等了!”

他拍案而起,眼中布满血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