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父找我来何事?”
奉天殿里,太子朱标吹了吹案上的一份手谕。
“你之前说的给苏州减少赋税的事情,咱考虑了考虑觉得可以减一减!”皇帝朱元璋道,“之前的三倍赋税就减去一倍吧!现在的形势虽然没有之前严峻,但是北边的忧患,仍旧不能忽视。”
“叫你来就是告诉你这件事,不要把咱想成了小心眼的人!”皇帝朱元璋道。
“至于这次苏州赈灾涉事的所有官员还有那些个唯利是图的粮商,全部统统处死,家人流放!”
“对了,还有一件事,市舶司那边刚刚来了一封急报,说是给你的!”皇帝朱元璋道,“刚送来,咱和你父亲还没来得及打开看。”皇帝朱元璋摆摆手,示意一旁的宦官将那封信拿来。
“市舶司?”朱雄英想了想,近期来应当没有什么要紧的事情。毕竟,如今海上贸易十分顺利,市舶司用的也都是得力人手,已经很久没有发生过突发的紧急事件了。
朱雄英赶紧拆开信,皇帝朱元璋与太子朱标父子二人也凑了过去。
“太好了!”
“那个杨毅?”皇帝朱元璋顿了顿,立刻换了口气道,“咱的大明科考船队,完成了全球航行?”
“哎呀呀,这可真是一件了不得事情啊!”皇帝朱元璋眉眼舒展开来,“你给咱的那个小册子上标注的所有的地方,咱大明的科考船队岂不是全都去了?”
“是这样的,大父!”朱雄英也十分开心,毕竟大航海提示词卡在百分之六十。这一次完成全球航行的壮举,势必要完成一大截进度。
“这个事情有必要宣传一下,让他们立刻写进最新一期的邸报里!”皇帝朱元璋道,“如果他们是跟着信发出的时间出发的,想来再过个七八天就应该到了!”
“大父,我有一个不情之请!”朱雄英道。
“你又要做什么?”皇帝朱元璋有些警惕道。他知道朱雄英是最会在别人很开心的时候,忽然一句话让别人开心不起来,所以语气中充满着警告。
“我不会说扫兴的事!”朱雄英拍拍胸脯道,“我保证!”
“你的保证?”皇帝朱元璋与太子朱标齐声道。
“我拿我儿子朱文弘的人格保证,我绝对不会说扫兴的事情!”
朱雄英此话说完,父子二人一脸鄙夷的看着朱雄英,过了片刻后皇帝朱元璋开口道,“说吧!”
“这次全球航行完成,势必会带来一些外邦典籍,对于其他地区现在的风土人情,自然是要记载下来。自然也要将那小册子上内容进行查漏补缺,这势必要有一个既通文义又对天文地理、人文医理、各行技艺有些了解的人来记录、编纂。”
朱雄英顿了顿道,“恐怕一个人也完不成,需组建一个有各行各业班子的人完成这件事情!”
“如果将这些资料,编纂成一本大典,那岂不是更能彰显大父的文治武功?”朱雄英道,“这可是连千古一帝的秦始皇都没有完成的事情啊!”
“嘶——”
皇帝朱元璋与太子朱标二人顿时吸了一口冷气,他们怎么没有第一时间想到修一本大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