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佳莹刚想开口拒绝,苏木已经自然地走上前,伸出手臂轻轻揽住她的腰,动作温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目光看向陆景年,礼貌,疏离。
“多谢陆先生好意,不劳费心。我们习惯一起散步回去,钮家巷离这里不远,正好欣赏一下苏州傍晚的景致,您的问题,若不着急,我们改日在工作室详谈。”
他的手臂微微用力,将徐佳莹往自己身边带了带,两人的距离瞬间拉近,空气中弥漫着彼此熟悉的气息,那是岁月沉淀后的默契与安心。
陆景年眼中的光芒微微一滞,随即恢复温和的笑容,点点头:“既然如此,那我就不打扰了。改日我再登门拜访,向二位请教。”
“客气了。”苏木微微颔首,没有再多言,揽着徐佳莹转身走向巷口。
走出博物馆,晚风带着淡淡的桂花香吹来,拂动着徐佳莹的旗袍裙摆。
苏木没有松开揽着她腰的手,反而握得更紧了些,另一只手自然地牵起她的手,指尖传来比平时更用力的触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珍视与占有。
“刚才陆先生的邀约,倒是挺会找借口。”苏木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醋意,却更多的是温柔的在意。
徐佳莹笑着侧头看他,月光洒在他的脸上,勾勒出柔和的轮廓:“他倒是体面,只是这份体面里,藏着不易察觉的试探。不过你刚才那句‘我们习惯一起散步回去’,倒是说得恰到好处。”
“那是,我的太太,自然要我亲自送回家。”苏木低头看向她,眼神深邃温柔,指尖轻轻摩挲着她的手背,“陆先生是个聪明人,应该能明白我的意思。”
两人沿着平江路慢慢走着,青石板路被夕阳晒得温热,脚下偶尔传来轻微的“咯吱”声,与远处传来的评弹声交织在一起,温柔而惬意。
路边的茶馆里,客人正悠闲地喝着茶,聊着天,空气中弥漫着碧螺春的清香和点心的甜香;巷口的小贩推着小车,吆喝着“桂花糖藕——”,声音悠长,带着浓浓的烟火气。
“其实陆先生的建筑项目,若能真正融入苏州传统元素,倒是一件好事。”徐佳莹轻声说,目光落在路边老宅的窗格上,“只是他对传统工艺的兴趣,似乎更多地集中在‘用’,而非‘传’,少了几分手艺人的匠心与坚守。”
“他是建筑师,注重的是设计与实用,与我们的初心不同。”苏木握紧她的手,“我们做‘苏州记忆’,是想让传统工艺活起来,不仅是被使用,更是被传承,被热爱,这需要的是长久的坚守,而非一时的灵感。”
两人并肩走着,身影被夕阳拉得很长,紧紧依偎在一起。
路过姨婆小院所在的巷口时,徐佳莹抬头看向苏木:“要不要进去看看姨婆?她前两天还念叨你,说你好久没陪她下棋了。”
“好啊,”苏木笑着点头,牵着她的手走进巷弄,“正好把陆先生送的那本《苏州园林纹样图谱》带给姨婆看看,她年轻时在园林里做过绣娘,对这些纹样肯定很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