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八,又到了一年一度给员工发新年福利的时候。
其实陆羽已经记不清往年发福利的场景了,但是她有一个宗旨——给员工的新年福利必须一年比一年丰厚。
于是,润羽制衣厂发新年福利的那一天,食堂里人头攒动。
平日里摆着长条凳的地方,现在一溜排开十几张方桌,上面堆得像小山。
左边是摞得整整齐齐的崭新深蓝色工装棉袄,右边是印着红双喜的搪瓷脸盆,中间是糖果、点心、苹果。
侧边的桌面上,还摆着两头已经杀好的猪,食堂师傅正在把肉一刀刀切好。
猪肉桌旁边的地板上,放着一个超大盆,里面是冻得硬邦邦的带鱼。
而所有人的眼睛都亮晶晶的,盯着那几座“小山”,还有站在桌子前面的陆羽。
陆羽手里正拿着一张红纸,没多废话,清了清嗓子,声音透过那个有点滋啦响的喇叭传开:“念到名字的同志,上前来领。章秀兰!”
人群里一个四十多岁的大姐愣了一下,赶紧在裤子上擦擦手,挤到前面。
陆羽从桌上拿起一个厚厚的红封,又指了指那堆东西:“这是你的奖金。棉袄一件,按你报的尺码做的;脸盆一个;点心两包,糖果一包,带鱼五斤,猪肉五斤,苹果一兜,你点点。”
章秀兰接过那红封,手指捏了捏厚度,眼睛一下就睁圆了。
“厂长,这……”
话还没说完,一旁负责发衣服的孟丽给她递了件棉袄,她只得赶紧接过。但抱着那沉甸甸的棉袄,摸了摸厚实的布料,手指有点抖。
而当她把肉和鱼放进脸盆里端起来时,那沉重的手感,让她喜滋滋的。
“下一个,洪建国!”陆羽继续念。
一个小伙子蹿了上来,咧着嘴,先接过奖金,然后迫不及待地抖开那件棉袄就往身上比划,尺寸正好。
他大声说:“谢谢厂长!嘿,这新棉袄,过年走亲戚可体面了。”
人群里响起一阵善意的哄笑。
第三个是李师傅,厂里的老裁剪工。他领了东西,没急着走,看着陆羽,嗓门洪亮道:“厂长,这也太多了!又是钱又是东西,咱们厂今年真是……”
陆羽笑着打断他:“李师傅,这是大家应得的。今年加班加点赶订单,辛苦的是大伙儿。过年了,都得好好过。”
她说完,又低下头念下一个名字。
食堂里越来越热闹,点名声、道谢声、议论声、欢笑声混成一片。
女工们互相帮着整理棉袄,比比尺寸;男工们则掂量着那捆带鱼,讨论着是红烧还是油炸。
负责分发带鱼的行政科小赵忙得额头冒汗,一边过秤一边喊着:“都有都有!别急啊,厂长说了,每人五斤,只多不少。”
陆羽一直站在桌边,看着每个上前来的人,偶尔帮着递一下东西。
一个年轻女工拿到新棉袄,忍不住当场就套在了旧外套外面,臃肿得像个球,她却拉着同伴的手问道:“好看不?咱厂里自己做的,就是暖和。”
她的同伴用力点头,“好看!明天我就穿上回娘家。”
角落里,几个年纪大点的工人没急着去排队,他们抽着烟,看着这热闹景象。
其中一个叹了口气,是满足的那种,“头一回年底拿这么多实在东西,陆厂长是真惦记着咱们。”
另一个点头附和:“是啊,这日子,有奔头。”
所有东西都发完,已经快中午了。工人们大包小包地往外走,互相打着招呼。
“刘姐,明天集市上碰头啊,一起买年画!”
“没问题!哎,你家炸带鱼记得放点醋,香!”